苏轼题西林壁古诗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范文,我们来看看。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07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的注音版

    木兰诗的注音版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背诵《木兰诗》,下面提供木兰诗的注音版,一起去看看吧!   木兰诗的注音版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5
  • 辛弃疾《摸鱼儿》阅读答案附赏析

    摸鱼儿(并序)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①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9
  • 王实甫《长亭送别·端正好》阅读答案及赏析

    长亭送别【端正好】 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这支曲子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情景? (3分) 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8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阅读答案及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赏析不确切的一项…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9
  • 韩驹《和李上舍冬日书事》阅读答案及赏析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据吴曾《能改斋…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29
  • 贺知章《送人之军》阅读答案

    送人之军 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①忧。 【注释】①汉国:指唐王朝。唐人多以汉喻唐。 ①下列对本诗…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