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文言文练习题

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文言文练习题

  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宋)苏辙

  元丰三年,余得罪迁高安①。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阳,入栖贤谷。谷中多大石,岌嶪②相倚。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③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④相纠。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问之习庐山者,曰:“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有删节)

  [注释]①高安:地名,今属江西。②岌嶪[y鑍:危急的样子。③震掉:惊恐。④葱蒨[qi鄋]: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4分)

  (1)余得罪迁高安( ) (2)渡桥而东 ( ) (3)汇为大车轮 ( ) (4)穷水之变 ( )

  10。下列加点字与“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中“于”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 受地于先王

  C。 皆以美于徐公。 D。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开篇即点明这次游山的时间、地点和机缘,叙事简洁。

  B.文章层次井然:先写栖贤谷,后写栖贤寺。写谷先写水,后写石;写寺,先写位置,再写寺内僧堂。

  C.作者运用一连串的.比喻,且与三峡作比,表现了水声势浩大、险急、多变等特点

  D.“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相纠”,这几句从形和色两方面描绘“杉松竹箭”,使景色鲜明突出。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9。(4分)(1)降职或远调 (2)向东(3)成为(4)穷尽 (每小题1分)

  10.(2分)D 11。(2分)虽然这座山风景优美,(但)栖贤(谷与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前后句各1分。) 12.(3分)B

  参考译文:

  元丰三年,我因获罪被贬谪到高安。夏天六月,经过庐山,明知它风景优美而不敢久留。停留两天,从庐山南面登山,进入栖贤谷。谷中有很多巨石,高耸相靠。水在石头中间流动,声音像雷霆,像千辆车疾驰,令人惊恐而不能自控,就连险要的三峡也比不上。所以那桥叫“三峡”(桥)。过桥向东,依山沿水而行,(只见)流水平滑像白练。(流水)横冲巨石,汇集而形成大车轮(的形状),回旋汹涌,穷尽水的(各种)变化。(栖贤)寺院建在流水的上游,右靠石壁,左临流水。石壁的脚下,僧堂建在那里。狂峰怪石,(宛如)在屋檐上飞舞。杉树、松树、竹子,(枝叶)横生倒悬,青翠茂盛,相互交错。每当大风大雨来临,僧堂中的人怀疑(树木)将压下来。向熟悉庐山的人询问,(他们)说:“虽然这座山风景优美,(但)栖贤(谷与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6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百家姓田文言文

    百家姓田文言文   历史来源   「田」源出 ;   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即为陈氏。如春秋时齐国大臣田成子即为陈成子。后来田和取代「姜」 氏政权,历史上称为「田氏代齐」。又,战国时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5
  • 文言文习题及答案之惠子相梁

    文言文习题及答案之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4
  • ●卷五十五◎奏议十二首

      【转对条上三事状】   元?三年五月一日,侍读苏轼状奏。准御史台牒,五月一日文德殿视朝,臣次当转对,虽愚无知,备位禁林,怀有所见,不敢不尽,谨条上三事如左。   一、谨按唐太宗…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0
  • 《满江红·赤壁怀古》宋词赏析

      【年代】:宋   【作者】: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   【内容】   赤壁矾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4
  • 描写儿童的诗句

    描写儿童的诗句(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儿童…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53
  • 《郗超不以爱憎匿善》原文阅读及译文

      郗超①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②,既已狼噬梁、岐③,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④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⑤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⑥之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