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

  智犬破案

  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①,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②货而亡。翌日③,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④,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

  注释:①刹(chà):寺庙。②越:抢劫。③翌(yì)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④肆:店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去杭州百里许( ) ( )(2)香火颇旺( )

  (3)僧觉( )(4)遂越货而亡( )

  (5)乃诣官府诉之()(6)僧怪之( )

  (7)啮一徒不置()( )(8)盖犬有智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犬伫足不前,僧怪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智犬破案》中犬之智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距离;左右(2)很(3)察觉,发觉(4)逃亡(5)前往,到去(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7)咬;放弃(8)原来2.(1)有两个小和尚进入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2)狗停止不再前进,僧人对此很奇怪。3.有勇有谋。一智是警觉,能够及时发现盗贼,提醒僧人注意;二智是记忆,在第二天可以准确地从五六个人里面发现盗贼。狗没有思维能力,能够把这两点做到,可谓其智了。4.时间顺序。依据是文中有表示时间的’翌日、俄而,还有揭示行动的遂、乃。5.一是说做了坏事会遭到报应;二是通过文章赞颂那条狗的机智,让我们认识到珍爱动物,珍爱自然,其实就是珍爱我们自己。

  译文:

  离杭州一百里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寺庙,香火很旺盛。一天晚上,有个盗贼翻墙进入(寺庙)。狗大叫不止,一名僧人发现了盗贼。盗贼将和尚砍倒在地,于是就带着货物逃走了。第二天,有两个小和尚进入看见了尸首,非常惊讶。于是到官府告状,狗也去了。路上经过一个酒馆,看见五六个酒鬼在喝酒。狗停止不再前进,僧人对此很奇怪。突然狗跳进酒馆,咬住其中的一个酒鬼不放。和尚怀疑他是盗贼,绑起来送到官府。官吏审问后,果然就是他。原来狗也很聪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6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州官放火

      【文言文】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1
  • 贺铸《忆仙姿·莲叶初生南浦》翻译赏析

      《忆仙姿·莲叶初生南浦》作者为宋朝诗人贺铸。其古诗全文如下: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   【前言】   《忆仙姿·…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8
  • 书摩崖碑后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春风吹船著吾溪,扶藜上读《中兴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

    古诗文 2020年3月11日
    691
  • 再游玄都观翻译和赏析

      《再游玄都观》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前言】   刘禹锡几度贬官,看到满朝新…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3
  • 《次韵夏日》翻译赏析

      《次韵夏日》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陈师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上双峰一草堂,门闲心静自清凉。   诗书发冢功名薄,麋鹿同群岁月长。   句里江山随指顾,舌端幽眇致张皇。   莫欺…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0
  • “严长明,字道甫,江宁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严长明,字道甫,江宁人。幼奇慧。年十一,为李绂所赏,告方苞曰:“国器也!”遂从苞受业。寻假馆扬州马氏,尽读其藏书。高宗二十七年南巡,以诸生献赋,赐举人,用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