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练习题

文言文的练习题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3分)

  (1)非独书为然()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3)故有所览辄省记()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书非借不能读也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小题3】在文中,作者有关读书的观点是“”。(2分)

  【小题4】第二段中,“惴惴焉摩玩之不已”一句通过与描写,写出了借书人的心理。(3分)

  【小题5】本文在写作上突出之处,就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从文中任举一例。(3分)

  答案

  【小题1】(1)这样(2)那人(3)就

  【小题2】(1)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的读。

  (2)富贵人家的书堆的满地都是,搬运起来累得老牛出汗,可富贵人读书的有几个呢?

  【小题3】书非借不能读也

  【小题4】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对所借之书的喜爱、珍惜的心理。

  【小题5】示例:天子、富贵者有书读却不读书构成对比;作者无书时爱读书与有书时不怎么读书构成对比;祖辈收藏书籍与子孙丢弃书籍构成对比。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然”是文言文中的多义字,根据语境即可译出来,为“这样”;“夫人”是古今异义词,在句中是两个词,应译为“那个人,那人”。“ 辄”在文言文中意思固定。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汗牛塞屋”等。“汗牛塞屋”的`成语到现在仍然沿用,意思是“搬运起来累得老牛出汗”,形容书多 。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审题后从前向后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可知,文章通过“黄生允修借书”这件事,告诉黄生,也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即“书非借不能读也”,此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

  【小题4】试题分析:“惴惴焉摩玩之不已”中的“惴惴”是心理描写,“摩玩之不已”是动作描写,结合语境,此句描写的是“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即“借书”后的心理和动作,以此表现了对借来的书的喜爱、珍惜。

  【小题5】试题分析:审题后从前向后读文章,切题的答案集中于二、三段,尤其是第二段,其中有天子、富贵者有书读却不读书构成对比;祖辈收藏书籍与子孙丢弃书籍构成对比;作者无书时爱读书与有书时不怎么读书构成对比;第三段中还有我的公书(借给黄生)与张氏不借书给我形成对比。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6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怎样让学生读懂文言文,喜爱文言文,这是语文教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7
  • 苏秦以连横说秦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秦以连横说秦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秦以连横说秦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4
  • ●卷五十三 ◎奏议二十七首

      【缴词头奏状六首·范子渊】   元?元年二月八日,朝奉郎试中书舍人苏轼状奏。今月八日,准吏房送到词头一道,司农少卿范子渊知兖州者。右臣谨按:子渊见为殿中侍御史吕陶…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8
  • 寇准读书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79
  • 中考语文文言文代词者的知识点

    中考语文文言文代词者的知识点   者   1、结构助词   ①译作“……的人/事物/情况/原因”,可指人、物、事、时、地等。根据语境,灵活调整翻译即可。   例: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3
  • 文言文《子革对灵王》鉴赏解析

    文言文《子革对灵王》鉴赏解析   【题解】   本文选自《左传·昭公十二年》,讲的是子革对灵王想扩张领土而进行的劝阻谏辞。楚灵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子革却顺着他,三问三答,都是随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