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正午牡丹一文的专项练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正午牡丹一文的专项练习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③古人笔意也。

  导读:画家善于观察,才能画出常人所不见之处。而要想识画之妙,也非善于观察不可。人做任何事皆如此,岂止一画而已。

  注释:①其:它,指古画。②房敛:花房紧收。③善求:善于探求。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下有一猫()2.何以明之()3.日渐中狭长()

  二、翻译

  1.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人的画惟妙惟肖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都是_____的结果。

  【参考译文和答案】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花下有一只猫,不知道这幅画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公,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一见这幅画就说:“这画的是'正午牡丹'.怎么证明它呢?牡丹花朵松散下垂颜色发干,这是太阳在中天时的花,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如果是带着露珠的花,那么花房一定紧紧收敛而且色彩鲜丽润泽。猫眼在早晨和傍晚,眼珠都是圆的,渐近中午就变得又窄又长,到正午时就像弓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

  一、1.指牡丹丛2.证明3.逐渐

  二、1.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

  2.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

  三、善于观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7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这两句是说,劳歌一曲,缆解舟行,友人离此而去,心里怅然若失;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红叶丹枫,一江碧绿的清水,急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3
  • 柳宗元生平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贞元九年( 793)进士,曾为监察御史。   唐顺宗时为礼部员外郎,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集团。这个…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108
  • 《百家姓·唐》文言文

    《百家姓·唐》文言文   历史来源   「唐」源出;   一﹕出自「祁」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唐氏,祁姓,亦曰伊祁,尧初陶唐之后。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4
  •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0
  • 古诗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阮籍

    作者:阮籍 朝代:〔魏晋〕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译文及注释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4
  •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翻译赏析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唐]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注释   1.润州:州名,在今江苏镇江市。   2.行营:…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