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技巧与方法

文言文断句技巧与方法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研读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熟读精思,理解内容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准。我们在大致掌握了文章意思之后,凭语感把确有把握、容易分辨的地方先断开来,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下面一些语言标志,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1.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所以,遇到曰云言等字,如果它是表示说的意思时,后面应断开,如其乡人曰等。

  2.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3.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乎作介词用,相当于于时除外,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乃、向使、然而、无论、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开。

  5.常用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前面应当断开,后面有时也可断开。

  6.文言文的一些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不亦乎(不亦说乎?)、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在其前后断句。

  7.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结构(词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不要把它们拆开。一些专有名词,如官名、地名、人名等,中间也不能断开。

  8.相同词语紧相连,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说来,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点断,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等。

  9.名词、代词经常做主语或宾语,如果判断这个名词或代词做主语,就在它的前面断开;如果判断这个名词或代词做宾语,就在它的后面断开。动词的前后往往都不能断开,因为它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

  10.古人写文章,很多时候讲究对仗工整,多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利用这一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断句的准确率。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凭借语法知识和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点断后的句子是否讲得通,是否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要想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学好课本中的经典文言课文,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培养语感;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加强运用。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和实践中形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7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尘土卧多毛已暗,风霜受尽眼犹明”的意思及鉴赏

    “尘土卧多毛已暗,风霜受尽眼犹明。”这两句是说,病马因病在尘土中卧久了,毛色灰暗;它昔日驰骋疆场,饱经风霜,历尽艰险,今虽老病,两眼犹炯炯有神,仍具骏马的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99
  • 《程易田诗序》文言文原文

      原文:   余性顓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时;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全管丕知其径术,以故与经纳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退而强学,栖迟山陇之间,虽非有苦,而亦…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9
  • 《求谏》

    原文: 太宗威容俨肃①,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主若自贤,臣…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33
  • 古诗敕勒歌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乐府诗集

    作者:乐府诗集 朝代:〔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译文及注释 敕勒歌译文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4
  • 玉炉香翻译赏析

      《更漏子·玉炉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2
  • 《魏书·温子升传》“温子升,字鹏举”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温子升,字鹏举,自云太原人,晋大将军峤之后也。世居江左。子升初受学于崔灵恩、刘兰,精勤,以夜继昼,昼夜不倦。长乃博览百家,文章清婉。为广阳王渊①贱客,在马坊教诸奴子书。作《侯山祠堂…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