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朗读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朗读

  正确而流畅地朗读和悦耳动听地吟诵艺术相结合,是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

  朗读

  朗读,是把原本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听觉的有声言语的创造性活动,是读者与文本之间以声音为媒介进行的情感、思想的交流,阅读主体通过声音激活文字符号的内涵。

  叶圣陶先生在总结传统语文教学时,曾强调过朗读的作用,他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朗读,他说,“今时教古文自亦宜熟读”,“读得烂熟,不知不觉之中,就懂得了它的条理”。实际上,古代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古人说:“熟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在教育子侄读书时说,:“旧书不厌百回读,深思熟子自知”,指出了读的重要性。古人所说读就是朗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克服了文字障碍后,把握朗读节奏,体会文言文的音乐美感悟文章的思想美。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朗读呢?我认为,就是要求学生读准,读顺,读出情来。

  读准。就是要求学生把字读正确,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特别是文中出现的生僻字、通假字、古音字等,要求学生通过查工具书,明确读音,练习朗读,直到读的’顺口为止,只有这样,才能把句子读的流畅。读顺就是要求学生读的流畅,做到这一点,要求学生把握句读,注重轻重顿挫、高低起伏,使学生在体会文言文音乐美的同时,因声入情,体会文章的意境美,进而读出个人的感悟。

  朗读是学生阅读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建立在现代白话文基础之上的、以普通话为标准音的阅读方式。它汲取了古代诵读艺术的营养,但不是古人读文言文的方法,也就是说,朗读文言文就是要求学生现代人读现代白话文的方法去读文言文,这样,我们解读文言文所领会到的情感、思想和古代写作者寓于其中情感、思想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用古代的吟诵艺术来阅读文言文有可能会取得更佳效果。那么,什么是吟诵艺术呢?怎样运用吟诵艺术阅读文言文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温馨提示:朗读可以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还可以使学生汲取精神营养,从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由此可见,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8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4
  • 《明史·轩輗传》原文阅读及译文

      :   轩輗,字惟行,鹿邑人。永乐末年进士,授行人司副。宣德六年,用荐改御史。按福建,剔蠹锄奸,风采甚峻。正统元年,清军浙江,劾不职官四十余人。五年,超擢浙江按察使。前使奢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1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全词翻译赏析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的词意: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 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 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6
  • 鲁人曹沫文言文翻译

    鲁人曹沫文言文翻译   曹沫,鲁国人。侍奉鲁庄公,其事三战三北,为人刚烈勇猛。人物出于《史记 刺客列传》,此作作者为司马迁。人物主要事迹有:齐桓公答应在珂和鲁国订立条约。后曹沫用计…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66
  •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0
  • 白居易《暮江吟》原文翻译

    原文 暮江吟① (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②铺水中 , 半江瑟瑟③半江红 。 可怜④九月初三夜⑤, 露似珍珠⑥月似弓⑦。 作品注释 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一种诗…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9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