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附译文

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附译文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孟子《鱼,我所欲也》)

  

  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

  1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

  (1)蹴尔而与之(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4)其弟子谏曰( )

  20.翻译句子。(4分) –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21.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22.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

  23.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3分)

  《鱼我所欲也》

  19.(1)用脚踢 (2)通“辨”,分辨 (3)特别喜欢(很爱好)(4)他,指公孙仪

  20.(1)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

  (2)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

  2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

  22.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23.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译文

  公孙仪做了鲁国的宰相。他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却不接受。他学生劝谏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时候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8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钟同,字世京,吉安永丰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

    钟同,字世京,吉安永丰人。父复,宣德中进士及第。历官修撰,与刘球善。球上封事,约与俱,复妻劝止之。球诣复邸,邀偕行。复已他往,妻从屏间詈曰:“汝自上疏,何累他人为!&r…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0
  • 《新唐书马燧传》原文与翻译

      原文:   马燧,字洵美,系出右扶风,徙为汝州郏城人。燧姿度魁杰,长六尺二寸。与诸兄学,辍策叹曰:“方天下有事,丈夫当以功济四海,渠老一儒哉?”更学兵书战策,沈勇多算。安禄山反…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5
  • 《兵乱后杂诗五首(其一、其四、其五)》

    吕本中 晚逢戎马际, 处处聚兵时。 后死翻为累, 偷生未有期。 积忧全少睡, 经劫抱长饥。 欲逐范仔辈, 同盟起义师①。 万事多翻复②, 萧兰不辨真。 汝为误国贼, 我作破家人!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0
  • 易错文言文的知识点

    易错文言文的知识点   一、通假字   1、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什么   2、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开玩笑   二、古今异义词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古义: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27
  • 黔驴技穷文言文及翻译

    黔驴技穷文言文及翻译   黔驴技穷是一个成语,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出自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8
  • 《龙井题名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龙井题名记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