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文言文期末知识点复习

高中文文言文期末知识点复习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文段(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文段(乙)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一百许里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或置酒而招之 或遇其叱咄

  C.益慕圣贤之道 策之不以其道

  D.家贫不能常得 余因得遍观群书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甲)和文段(乙)都写到了家境贫穷,分别有何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甲)中作者通过五柳先生的好读书、性嗜酒和常著文章自娱等塑造了一位怀才不遇、心怀怨恨的隐士形象,赞扬了他敢于反抗现实的精神。

  B.文段(乙)中作者学有所获,主要是靠自己。因为“先达”的态度十分坏,常常呵斥他,却没有教他什么。

  C.两篇文章都写到主人公爱读书。但两者的读书方法是截然相反的,前者“不求甚解”,只求意会;而后者却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手自笔录”。

  D.(乙)文中,宋濂从难于得书、从师艰难、奔波辛劳等几个方面,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马生像自己一样努力学习,学有所成。

  参考答案:

  1.陶渊明;(赠)序

  2.B

  3.(1)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2)(我)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向他请教。

  4.(甲)文写家贫是为了体现五柳先生喝酒“造饮辄尽”的率真、“晏如也”的安贫乐道的品质;(乙)文写家贫主要是体现作者早年无书可读的困难,因此突出作者“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勤奋刻苦。

  5.D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9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秦楚攻魏围皮氏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魏二·秦楚攻魏围皮氏原文及翻译   魏二·秦楚攻魏围皮氏   作者:刘向   秦、楚攻魏,围皮氏。为魏谓楚王曰:“秦、楚胜魏,魏王之恐也见亡矣,必舍与秦,王何不倍秦而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1
  • 学弈_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学弈_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你知道的经典…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8
  • 归朝欢(别忆)

    朝代:宋代 作者:严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朱户绿窗深窈窕。闪闪华旗红干小。相逢斜柳绊轻舟,渚香不断苹花老。西风吹梦草。题诗未了还惊觉。独伤心,凄凉故馆,月过西楼悄。楼外斜河低浸…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571
  • 《南史何远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城人,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1
  • 反求诸己的意思解释 近义词反义词

    反求诸己的意思: [fǎnqiúzhūjǐ] 指从自己方面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求:追究。诸:“之于”的合音。 反…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47
  • 《明月皎夜光》原文、翻译及赏析

    《明月皎夜光》原文、翻译及赏析      明月皎夜光   (两汉)佚名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