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论语·公冶长》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①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②,无施劳③。”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 盍:何不。 ②伐善:夸耀自己的优点或才能。伐,夸耀。 ③施劳:张扬自己的功劳。施,张扬、炫耀。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路的志向是与朋友一起共同享受车马、衣服等物品,即便用坏了也没有遗憾。可见子路性格慷慨豪放。

  B、颜渊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可见颜渊的性格谦虚谨慎。

  C、孔子的志向是让老人得以安养,让朋友间以诚相待,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志向能够实现充满自信。

  D、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2、本章叙述孔子及其弟子各述其志,志愿各有不同,境界也有高下。(3分)

  答:

  【答案】

  1、C (孔子只是表达自己的志向,看不出他的自信)

  2、孔子的志向是让老者得以安养,让朋友以诚相待,让少者得到关爱。(1分)较于子路、颜渊之志,子路重朋友之义,颜渊重自我修养,孔子则自然流露出造福他人、各得其所的仁者之怀,境界最高。(1分)其高尚的人格与宽宏的怀抱,足以作为我们的楷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可以让人放心的子弟。(1分)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引导弟子颜渊、子路各自表达他们的志向,而孔子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显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宽宏的怀抱。

  B、师生之间在和谐的气氛下相互学习和砥砺,有切磋,有请益,循循善诱,很自然地呈现出了孔门教与学的情景。

  C、在师生对话中,三人志愿不同,境界也有高下。子路性情豪爽,讲话鲁莽,只讲朋友义气,境界最为低下。

  D、相比之下,孔子的志向是希望老年人得到安养,朋友间以诚相待,少年得到关爱,其关注的层面更为广阔,志向更加高尚。

  (2)在这场师生对话中,颜渊的志向反映了怎样的品格?(3分)

  答:

  【答案】

  (1)C(子路性情豪爽,重朋友情谊,也是一种高尚的人格。)

  (2)颜渊富于德性修养,乐意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大众服务,而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张扬自己的功劳,具有肯奉献而又谦虚的美德。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49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赵普文言文字词句翻译

    赵普文言文字词句翻译   《赵普》主要写了宋初名相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荐举人才.借以表现赵普能以天下为己任这一中心,分享了《赵普》的字词句翻译,欢迎参考!   赵普,字则平,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1
  • 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囊括40多成语成经典传颂至今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王勃是大唐难得的青年才俊,他出生于650年,死于676年,享年27岁,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学者文中子王…

    2023年1月5日
    63
  • “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哀、平时,仕州郡。王莽时,连征不至。家累千金,隐居养志,好施周急。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邑聚相率,以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01
  • 古诗文言文名句

    古诗文言文名句   导语: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文言文名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天时不如地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23
  • 归有光《吴山图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吴山图记》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所写的一篇文章,主旨在于说明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不忍忘,亦不能自忘于其人。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3
  • 《溪上谣》

    林希逸 溪上行吟山里应, 山边闲步溪间影; 每应人语识山声, 却向溪光见人性。 溪流自漱溪不喧, 山鸟相呼山愈静。 野鸡伏卵似养丹, 睡鸭栖芦如入定。 人生何必学臞仙, 我行自乐如…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