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孔子家语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欲吾国小而能守,大则攻,其道如何?”孔子对曰:“使君朝廷有礼,上下相亲,天下百姓皆君之民,将谁攻之?苟违此道,民畔如归,皆君之仇也,将与谁守?”公曰:“善哉!”于是废山泽之禁,弛关市之税,以惠百姓。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曰:“有之。”公曰:“何为?”对曰:“为其有二乘①。”公曰:“有二乘,则何为不博?”子曰:“为其兼行恶道也。”哀公惧焉。有间,复问曰:“若是乎?君之恶恶道至甚也。”孔子曰:“君子之恶恶道不甚,则好善道亦不甚;好善道不甚,则百姓之亲上亦不甚。”公曰:“美哉!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微吾子言焉,吾弗之闻也。”

  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孔子对曰:“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公曰:“善!吾子之言,岂有其事乎?’’孔子曰:“昔者殷王帝辛②之世,有雀生大鸟于城隅焉,占之,曰:‘凡以小生大,则国家必王而名必昌。’于是帝辛介雀之德,不修国政,亢暴无极,朝臣莫救,外寇乃至,殷国以亡。此即以己逆天时,诡福反为祸者也。又其先世殷王太戊之时,道缺法圮,以致夭蘖③。太戊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明养民之道。三年之后,远方慕义,重译④至者,十有六国。此即以己逆天时,得祸为福者也。故天灾地妖,所以做人主者也;寤梦征怪,所以儆人臣者也。灾妖不胜善政,寤梦不胜善行,能知此者,至治之极也,唯明王达此。”公曰:“寡人不鄙固此,亦不得闻君子之教也。”

  哀公问于孔子曰:“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对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

  (节选自《孔子家语》卷一)

  【注】①乘:欺凌。二乘:指二人相互侵凌争胜。②殷王帝辛:即商纣王。③天蘖:指树木生长出现了反常的现象。④重译:通过使者辗转传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之恶恶道至甚也 恶:厌恶

  B.信有天命,非唯人也 信:相信

  C.则国家必王而名必昌 昌:显赫

  D.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 疾:疾病

  9.B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015年一模汇编文言文

  10.B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孔子“仁政”思想的一组是

  ①废山泽之禁,弛关市之税,以惠百姓 ②好善道不甚,则百姓之亲上亦不甚

  ③存亡祸福皆已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 ④凡以小生大,则国家必王而名必昌

  ⑤灾妖不胜善政,寤梦不胜善行 ⑥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答案

  11.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国家的防守与攻伐,孔子让鲁哀公不要考虑攻与守,而要做到朝廷遵守礼制,君臣相敬相亲,百姓就会都成为他的子民。

  B.对于“君子不博”这个问题,孔子认为君子下棋时相互搏杀争胜就会走邪路,借此道理来引导哀公要喜好正道,不走邪路。

  C.孔子认为国家的存亡祸福源于自身,天灾地祸都不能改变国家命运,并以纣王和太戊为例分别从反面和正面进行分析阐明。

  D.关于长寿,孔子认为三种死亡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咎由自取;智士仁人行事节制,喜怒适时而止,不损害性情,就能长寿。

  12.A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微吾子言焉,吾弗之闻也。(3分)

  (2)太戊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明养民之道。(3分)

  (3)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 (4分)

  13.(1)如果没有您说的这番话,我就不能听到这些道理。(3分。“微”“焉”“弗之闻”各1分)

  (2)太戊非常恐惧,小心谨慎地修养自己的德行,思考先王治国的政令,明确教化百姓的方法。(3分。“修行”“养”“道”各1分)

  (3)身居下位却对上冒犯君主,嗜好欲望不满足就索求不止的人,各种刑罚会杀死他。(4分。“干”“嗜欲无厌”“求”“刑”各1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50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拟挽歌辞三首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

    古诗文 2020年3月4日
    643
  • 《凤栖梧·湘水烟中相见早》原文赏析

      《凤栖梧·湘水烟中相见早》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湘水烟中相见早。罗盖低笼,红拂犹娇小。妆镜明星争晚照。西风日送凌波杳。   惆怅来迟羞窈窕。一霎留连,相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4
  • 陆游――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宋代:陆游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6
  • ●卷七十三◎书十首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   史馆相公执事。轼到郡二十余日矣。民物椎鲁,过客稀少,真愚拙所宜久处也。然灾伤之余,民既病矣。自入境,见民以蒿蔓裹蝗虫而瘗之道左,累累相望者,二百余…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0
  •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意思及作者出处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下一句为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意思 解 释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出 处 宋·刘斧《青琐高议》:“我闻古人之诗曰:&ls…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7
  • 中小学生应不应该学好文言文

    中小学生应不应该学好文言文   假如说因为我的名字叫王安石,所以要我奉承文言文,那么我还真愿意选择服从。我个人一直欣赏文言文,鉴于胸无点墨,所以不敢跟别人说自己喜欢研究文言文。因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