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文学知识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按《文苑英华》说是写于五月二十六日,应是笔误,因是年六月下旬十二郎还写过信),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八仙”中著名的韩湘子即是老成之长子。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十二郎去世的噩耗。韩愈尤为悲痛,写下这篇祭文。

对其侄十二郎的祭文。文章既没有铺排,也没有张扬,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愈的散文与杜甫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2、背景简介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韩愈二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继给韩会。
韩愈三岁丧父,依靠兄嫂为生,从小就和侄儿十二郎一起生活,彼此感情特别深厚。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在长安任职,突闻十二郎死的消息,心情极其悲痛,于是写下了这篇哀恸欲绝的祭文。

3、文章评价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4、文体特征
祭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汉、魏以来,祭文多依照《诗经》中雅、颂的韵语,也有用骈文的。本文则不拘常格,以无韵散体来写。

文章写作思路 。
    第一部分(1-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81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晏几道《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注释】 初将:本将。明月…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0
  • 陆游《若耶溪上》阅读答案–2016中考古诗真题

    若耶溪上 [南宋]陆  游 九月霜风吹客衣,溪头红叶傍人飞。 村场②酒薄何妨醉,菰③正堪④烹蟹正肥。 【注释】 ①此诗写于作者严州任满,卸任归乡之后。 ②存场:村庄耕种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8
  • 病假中南亭闲望――白居易诗词全集

    病假中南亭闲望 [唐] 白居易 欹枕不视事,两日门掩关。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52
  • “不用凭栏苦回首, 故乡七十五长亭。”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不用凭栏苦回首, 故乡七十五长亭。”这两句写诗人在城楼上凭栏西北远望故乡,一无所见,于是,自我劝解:不用凭栏远望、苦苦思乡了,苦思着实没有用处,因为故乡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9
  • 邯郸学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邯郸学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3
  • 满江红 文徵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高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2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