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情感分析

祭十二郎文
情感分析
1、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史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庭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族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4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
2、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情的?
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地叙事,而是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
3、这篇祭文是怎样把叙事和抒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
总的来说,这篇祭文抒发生离死别之情,深沉真挚,悲哀凄楚,婉转曲折。这得力于作者将叙事、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事显情,融情于事,叙述平常琐事毫不觉得平淡单调,只觉一片哀情出自肺腑,读来催人泪下,这是间接抒情。作者感情不断积蓄,到高潮时,则直接抒情,感情的潮水喷涌而出,令人感动。如课文第5自然段。
4、文章以情感人,文中那些语句集中表现什么情感?试以四字句概括。
思念之情——痛悼之情——骨肉之情——追悔之情——人生无常——宦海沉浮

三、写作特色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对其侄十二郎的祭文。文章既没有铺排,也没有张扬,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82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赞美母亲的现代诗歌

      母亲是你的开心天使、烦恼机器。她把开心带给你,把你的烦恼讲给她。让你生活得更幸福、快乐。有哪些诗歌是关于母亲的。下面是小编我为您准备的赞美母亲的现代诗歌,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44
  • 智囊宋太祖原文及翻译

      上智部·宋太祖   作者:冯梦龙   【原文】   初,太祖谓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十易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普曰:“由节镇太重,君弱臣强,今唯稍夺其权,制其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5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349
  • 《河间有游僧》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河间有游僧  河间①有游僧②,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7
  • “高劢字敬德,渤海蓚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高劢字敬德,渤海蓚人也。幼聪敏,美风仪,以仁孝闻,为齐显祖所爱。性刚直,有才干,甚为时人所重。及后主为周师所败,劢奉太后归邺。时宦官放纵,仪同苟子溢尤称宠幸,劢将斩之以徇。太后救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2
  • 【中吕】山坡羊(冬寒前后)

             乔 吉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