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周敦颐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①。有狱久不决,孰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②。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③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选自《周敦颐传》,有删节)
【注释】①分宁主簿:分宁:地名;主簿:官名。②司理参军:官名。③委手版:委:抛弃,扔弃;手版:即笏板,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8.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不蔓不枝;青树翠蔓        B.予观夫巴陵胜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诚宜开张圣听     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9.下列句式与“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相同的一句是(    )(2分)
(文言句式主要有: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如此尚可仕乎!  
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11.周敦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两篇文字的内容加以分析并简要回答。(2分)
  答: 
12.两篇文字,一篇写景物,一篇写人事,请说一说各自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以及这种手法的表达作用?(3分)

参考答案
8、B
9、D
10、像这样的人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方法来取悦上级,我不做这样的事。
11、周敦颐是一个品德高尚,勤政公正的人。就 像他笔下的莲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从《周敦颐传》来看,更是勤政为民,刚正不阿。
12、《爱莲说》主要运用衬托,用菊花、牡丹衬托出莲的高洁。《周敦颐传》主要运用侧面描写。如“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形成反衬,表现出周敦颐刚正不阿、不惧权贵的高洁品格。

参考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人。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82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送宗伯乔白岩序文言文及译文

    送宗伯乔白岩序文言文及译文   〔明〕王守仁   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阳明子曰:“学贵专。”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0
  • 《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诗情放》元散原文及赏析

      【原文】   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诗情放)   张可久   诗情放,剑气豪。   英雄不把穷通较。   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4
  • 朱履曲全文翻译赏析范文

      [中吕] 朱履曲   张养浩   弄世界机关识破,叩天门意气消磨,人潦倒青山慢嵯峨。   前面有千古远,后头有万年多,量半炊时成得甚么。   注释   ①弄世界:周旋人生,在社…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4
  • 卖柑者言

    朝代:明代 作者:刘基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833
  • 念奴娇(熙春台宴同官)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层台云外,阅古今、多少兴衰成败。老木千章,若个是、南国甘棠遗爱。群籁号风,繁阴蔽日,有此清凉界。宾朋在坐,朗然心目明快。更向会景亭前,…

    古诗文 2020年5月30日
    554
  • 语文答题技巧: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语文答题技巧: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我们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