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的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的练习题

  (一)

  (甲)陈胜者。……?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Z,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

  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比至陈( ) (2)被坚执锐( ) (3)刑其长吏() ...

  (4)皆来会计事() (5)客出入愈益发舒( ) ..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复立楚国之社稷B、或说陈王曰 或以为亡 ....

  C、故天下传之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5、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

  什么启示?

  ①原因:

  ②启示:

  (二)

  【甲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乙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安徽县名)令(县官)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口才)而涉猎(广泛地阅读)书传。永平五年,兄固(班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雇佣)书(写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西汉武帝时出使西域、保卫边境的英雄)、张骞(西汉元帝时通西域的大探险家)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砚台)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后汉书〃班超传》)

  1. 甲、乙文都选自史书。甲文选自《————》,作者————;乙文选自《———》,作者范晔。

  2. 下列有关这两本史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书是编年体通史,乙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B.甲书是纪传体通史,乙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C.甲、乙二书均为纪传体通史。??D.甲、乙二书均为编年体断代史。??

  3. 下面两句中“而”的用法是:( ) ??

  (1)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2)佣者笑而应曰

  A.承接 承接 B.并列 承接??

  C.并列 修饰 D.承接 修饰??

  4.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若为佣耕(若)————②苟富贵,无相忘(苟)————-??

  ③尝辍业投笔叹曰(辍)——— ④不耻劳辱(耻)———————-??

  5. 翻译句子??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②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6. 比较两文的`详略安排,甲文写得————,仅介绍陈涉的出身与抱负;乙文则写得————–,还介绍了班超的经历、思想性格、才学。两文除了直接描写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外还都运用了—————–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宏大志向。??

  7. 比较两文,你能看出传记作品首先应介绍什么吗?

  —————————————————————————————-??

  8. 阅读两个语段,说说陈涉与斑超有哪些共同之处?从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三)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皆指目陈胜。【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Z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

  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Z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会天大雨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C.援谓之曰D.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

  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

  11.【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12.对【甲】【乙】两段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既说明秦王朝法律苛酷,也点明了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B.陈胜、吴广决定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是为了让起义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响应。

  C.孟冀祝贺马援得胜还朝反被责备的原因是:孟冀坐在座位上,对马援缺少应有的尊重。

  D.文中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由此可看出他不居功自傲,非常谦虚。

  13.【甲】文段中的陈胜和【乙】文段中的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3分)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02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南园十三首·其五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古诗文 2020年3月18日
    601
  •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的诗意:隔着雨凝视着那座红楼,感到孤寒凄冷,在珠帘般的细雨和飘摇的灯光中独自回来。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春雨》。 《春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8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翻译及赏析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出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2
  •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及翻译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下面我们来看看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借鉴。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8
  • 张岱《西湖七月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西湖七月半① 张岱②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2
  • 文言文《晏子使楚》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晏子使楚》译文及注释   读不懂《晏子使楚》这篇文言文的人快来看看文言文《晏子使楚》译文及注释吧,欢迎大家阅读。   译文   (一)   晏子出使到楚国。楚人因为晏子身材…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