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文言文的基础练习题

《苏武传》文言文的基础练习题

  一、由四人学习小组提出借助字典,通读课文过程中重点要解决的字词读音以及重难点的文言字词句,以练习的形式落实有关文言语言知识问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 jiù )监;②数(shu )通使相窥(kuī)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④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 )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 m)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附:此课本注音“yún”错误⑧拥众数万,马畜( chù )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⑤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⑥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⑧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⑩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3.古今异义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③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④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⑤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⑥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⑦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⑧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4.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1)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2)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3)皆为陛下所成就

  句。

  4.词类活用

  1、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名词作动词)

  2、得夜见汉使。(名词作状语)

  3、檠弓弩。(名词作状语)

  4、惠等哭,舆归营。(名词作动词)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名词作使动用法)

  6、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名词作动词)

  7、诚甘乐之。(名词作意动用法)

  8、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名词作状语)

  9、宜皆降之。 (使动用法)10、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动用法)

  11、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名词作动词)

  12、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使动用法)

  13、天雨雪。(名词作动词)

  14、羝乳,乃得归。 (名词作动词)

  15、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名词作动词)

  二、 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请同学们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以此把握文章的脉络中。

  小标题(仅供参考,答案不限):

  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 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 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 5、饮雪吞毡,此志不渝。 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 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三、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 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教师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四、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值得提倡的忠诚?晏子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的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参考观点一:

  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

  但是苏武的忠诚里有没有愚忠的成分,我认为还是有一些的。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我认为,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的事实,该争取的权利也还是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苛求苏武,因为他毕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如果他能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说不定也能像我们这样争取自己的应有的权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03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群玉《赠人》古诗欣赏

      赠 人   李群玉   曾留宋玉旧衣裳, 惹得巫山梦里香。   云雨无情难管领, 任他别嫁楚襄王。   这首《赠人》诗,所赠之人虽不可考,但从内容可知,对方是一位失恋的多情男了…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4
  • 孟子欲休妻

      《孟子欲休妻》选自《韩诗外传》。   【文言文】   孟子妻独居,踞①,孟子入户②视之,向其母曰:“妇无礼,请去③之。”母曰:“何?&rdq…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370
  • 描绘春天的古诗和翻译

      导语:春天,是一个绿意盎然的季节,我们都非常喜欢这个充满了希望的季节。那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描绘春天的古诗和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凉州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9
  • 《思佳客赋半面女髑髅》原文赏析

      【导语】抒情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3
  • 纳兰性德《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全词翻译赏析

    虞美人 纳兰性德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注释 ⑴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9
  • 坐井观天文言文翻译

    坐井观天文言文翻译   《坐井观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第13课的课文,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坐井观天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坐井观天古文原文:   “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