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师说》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二、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9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却,竟然

  B.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人:超过其他的人

  8.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其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其明也

  C.其可怪也欤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

  B.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试题答案:

  7、D.(出人:超出一般的人)

  8、B.(B和例句都是人称代词,他们;A,表示推测的语气副词,大概;C,表示加强语气的副词;D,指示代词,那些)

  9、C.(师道:从师的风尚;则:转折连词,却/顺接连词,就;所以:……的原因/用来……的,……的凭借;惑:形容词,糊涂/名词,疑难问题)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05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1
  • 《本草纲目·草部·水苏》文言文

    《本草纲目·草部·水苏》文言文   《本草纲目·草部·水苏》   作者:李时珍   释名   鸡苏、香苏、龙脑薄荷 、芥苴。   气味   (茎、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8
  • 《明史·陈登云传》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明史·陈登云传》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原文: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   还朝,会廷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2
  • 学弈文言文翻译

    学弈文言文翻译   《学弈》是选自《孟子·告子》中的一个故事。以下是“学弈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学弈   先秦:佚名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5
  • 《新唐书从谠传》的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 原文:   从谠,字正求。及进士第,补校书郎,累迁左补阙。咸通中,为吏部侍郎,铨次明允。出为河东节度使,徒宣武,以善最闻。   僖宗立,召为刑部尚书。久之,擢同中书门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9
  • 浪淘沙・北戴河

        浪淘沙·北戴河   作者: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