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原文加翻译:黄生借书说

小学文言文原文加翻译:黄生借书说

  导语:经历过小升初,一大批学子即将迈入初中的课堂。初中的知识相对于小学而言,难度上有了很大程度的跨越,例如语文,就有很多学生一看到文言 文就头疼,那么,在初一阶段,语文应该掌握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呢?在此,为您一一罗列。以下是小编整理黄生借书说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译文】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您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中读书的人又有几个?搬运时使牛累得出汗,放置在家就堆满屋子的书是富贵人家的书,但是富贵人家中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图书、子辈孙辈丢弃图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就忧惧地摩挲抚弄那东西久久不停,说:‘今天存放在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占有,必定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暂且等待日后再看’如此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收藏的书很多。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就在梦中还出现那种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并记住。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一堆堆地装满书册。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的书借给别人同别人共用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籍好像不相同。既然这样,那么我本来不幸是遇到姓张的呢,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是遇到了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迅速。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姓黄的年轻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20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3
  •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1.7K
  • 文言文口技的文本分析

    文言文口技的文本分析   本文是以记叙的方式写的文言文,但中间对口技表演采用了较多的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因此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口技》资料:内容分析。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4
  •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这两句是说,太行山山势逶迤,群峰错列,峻峭插天,那高空飘浮流动的白云,也飞不到山的顶端,不敢去与它比个高低;高插天际的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02
  • 苏州的诗句

    苏州的诗句   1).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2).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3).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9
  • 童趣文言文阅读训练

    童趣文言文阅读训练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   [甲]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