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文言文的翻译

朝三暮四的文言文的翻译

  导语: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阐述一个哲学道理,是《庄子·齐物论》中一则重要的寓言故事,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朝三暮四的文言文的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朝三暮四的文言文的翻译

  朝三暮四

  先秦:佚名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译文

  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的猕猴成群,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的食物,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注释

  狙(jū)公:养猴子的老头。

  解:了解,理解,懂得。

  狙:猴子。

  意:心意。

  得:懂得。

  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

  损:减。

  口:口粮。

  充:满足。

  欲:欲望,要求。

  俄而:一会儿,不久。

  匮:缺乏。

  限:限制。

  恐:恐怕。

  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诳(kuáng):欺骗。

  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

  与:给。

  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

  朝:早上。

  足:够,足够。

  众:所有的。

  皆:都。

  起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伏而喜: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4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公子重耳对秦客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23
  • ●卷四十八◎策断三首

      【策断上】   二虏为中国患,至深远也。天下谋臣猛将,豪杰之士,欲有所逞于西北者,久矣。闻之兵法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向者,臣愚以为西北难有…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1
  • “张祜,字承吉,南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祜,字承吉,南阳人。来寓姑苏,乐高尚,称处士。骚情雅思 ,凡知已者悉当时英杰。然不业程文。元和、长庆间,深为令狐文公器许,镇天平 日,自草表荐,以诗三百首献于朝,辞略曰:&l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 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 满川风月替人愁。 黄庭坚的诗歌一般写得生涩拗峭,蹊径独辟,但也有少量篇什声情流美,逼近唐人风韵的。这首小诗便是一例。此…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5
  • 以叶隐形文言文翻译及寓言

    《以叶隐形》是一则文言文寓言故事。以下是以叶隐形文言文翻译和注释,以叶隐形文言文寓言,欢迎阅读。 文言文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①,得“螳螂伺②蝉自鄣叶,可以隐形&rd…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7
  • 描写儿童的诗句

    描写儿童的诗句(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儿童…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