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文言文翻译及作者出处

海市蜃楼文言文翻译及作者出处

  海市蜃楼

  【原文】

  尝读《汉书·天文志》,载“海旁蜃气像楼台①”,初未之信。庚寅②季春,余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父老观以为甚异。”余骇而出,会颖川主人走使邀余。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巘③,列如崪岫④,隐见不常。移时,城郭、台榭⑤,骤变欻⑥起,如众大之区,数十万家,鱼鳞相比。中有浮图⑦老子⑧之宫,三门⑨嵯峨,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公输巧不能过。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如兽,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曰近晡⑩,冉冉漫灭。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

  (宋·林景熙《霁山先生集》)

  【注释】

  ①海旁蜃气像楼台:《汉书·天文志》有“海旁蜃气像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之句。此指“蜃气”形成“楼台”的景象,即“海市蜃楼”.②庚寅:指元至正27年(1290),时作者避元初战乱于浙江沿海。③叠巘(yǎn):重叠的山峦。④崪(zú)岫(xiù):耸立的高峰。⑤榭(xiè):建在高台上的.敞屋。⑥欻(xū):突然。⑦浮图:佛塔。⑧老子:李耳,相传为道教之祖师。⑨三门:庙门。⑩晡(bū):即晡时,相当于午后3时至5时。

  【译文】

  曾经读《汉书·天文志》,上面记着“海旁蜃气像楼台”,当初我不相信这事。庚寅春末,我在海滨躲避敌寇侵扰。一天吃午饭时,家中仆人跑来报告一件怪事,说:“海中忽然涌现几座山,都是以前不曾有过的。乡里父老看了都认为太怪。”我也惊奇地出去看。恰逢陈家主人派遣仆人邀请我。到了海边,我们相扶着登上聚远楼向东望去。只见浩渺大海中,高高矗立的“奇峰”,层层相连的重叠的“山峰”,紧密相连着高峻险要的“山峰”,忽隐忽现。过了一些时候,城郭台榭一下子出现了,就像人口稠密、建筑宏伟的地区,像几十万户人家鱼鳞般紧靠着。当中有佛寺、道观,三座门高高在上,钟鼓楼像两翅坐落在寺观左右,屋檐边的饰物很分明,就是充分发挥公输般的高度技巧,也不能超过它。又过了一会儿,有像人站着的,有像兽散去的,有的排列得像旌旗上的饰物,瓮盎之类的器皿,怪异繁多。快黄昏时,才慢慢地消失。刚才所有一切在哪里呢?大海还是原来那样!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8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徐州》

    汪元量 白杨猎猎起悲风, 满目黄埃涨太空。 野壁山墙彭祖②宅, 塺花粪草项王宫③。 古今尽付三杯外, 豪杰同归一梦中。 更上层楼见城郭, 乱鸦古木夕阳红。 徐州是淮海地区的名城,是…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6
  • 中考语文文言文背诵病症处方

    中考语文文言文背诵病症处方   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部份是最容易拿分的,也是最容易丢分的,就看同学们的记忆力,背诵与默写是最常见的考题,可一说到背诵,不少同学就开始头痛发晕,即使勉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6
  • 常见的文言文代词

    常见的文言文代词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我,余,予,吾,仆,妾,愚,臣,寡人,孤,己,自。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吾欲之南海,何如?   3、余忆童稚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7
  • 普天乐

    柳丝柔,莎茵细。 数枝红杏,闹出墙围。 院宇深,秋千系。 好雨初晴东郊媚。 看儿孙月下扶梨。 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注解莎茵:像毯子一样的草地。莎,即莎草。茵,垫子、席子…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6
  • 《孩童之道》的原文阅读

      孩童之道—-泰戈尔   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   他所以不离开我们,并不是没有缘故。   他爱把他的头倚在妈妈的胸间,他即使是一刻不见她,也是不行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9
  • 前出师表

    前出师表朝代:两汉作者:诸葛亮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

    古诗文 2016年5月28日
    3.3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