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吉州学记》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吉州学记》原文及翻译

  导语: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修《吉州学记》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贤才。其明年三月,遂诏天下皆立学,置学官之员,然后四方万里之外,莫不皆有学。

  学校,王政之本也。古者致治之盛衰,视其学之兴废。《记》曰:“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此三代极盛之时大备之制也。宋兴盖八十有四年,而天下之学始克大立,岂非盛美之事,须其久而后至于大备欤?

  其年十月,吉州之学成。州旧有夫子庙,在城之西北。今知州事李侯宽之至也,谋与州人迁而大之,以为学舍。事方上请而诏已下,学遂以成。予世家于吉,而滥官于朝,然予闻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其勉于人者勤,其入于人者渐。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至于礼让兴行而风俗纯美,然后为学之成。今州县之吏不得久其职而躬亲于教化也,故李侯之绩及于学之立,而不及待其成。惟后之人,毋废慢天子之诏而殆以中止。幸予他日因得归荣故乡而谒于学门,将见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问于其俗,而婚丧饮食皆中礼节;入于其里,而长幼相孝慈于其家;行于其郊,而少者扶其羸老,壮者代其负荷于道路。然后乐学之道成,周览学舍,思咏李侯之遗爱,不亦美哉!(选自欧阳修的《吉州学记》,有删改)

  译文

  庆历三年秋季,天子召见参与国家政事的八位重臣,询问他们治理天下关键的事有几件,哪些事在当今应该最先施行。八位大臣都惊恐离位,伏地叩头。于是诏书接连下发,鼓励耕织,并要求地方官员督促,同时推荐贤才。第二年三月,又诏令天下所有州县都要建立学校,设置掌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这样以后天下各地,无不都有学校。

  学校,是推行仁政的根本。古代国家治理得兴盛还是衰败,就看它学校设立得兴盛还是衰败。《礼记》中说:“都城中有太学,城邑中有学校,乡里中有乡学,家族中有私塾。”这是夏、商、周极盛时代非常完备的制度。宋代兴起八十四年,天下的学校才能广泛设立,这难道不是盛大美好的事情,要等待长久之后才能达到非常完备吗?

  今年十月,吉州的州学建成。吉州原有孔子庙,在城的西北。现在知州李宽到任,跟州中百姓商议将孔子庙迁移并加以扩建,作为学舍。此事刚刚上报,朝廷建校的诏书就已经下发了,州学于是建成。我祖辈都是吉州人,而我在朝廷上做了滥竽充数的官,但我听说教学的.法则,要从人的本性出发,不断地磨砺浸染感化教导,使人们逐渐走向善良。对人的教育勉励经久不懈,教育就能逐渐地深入人心。善于教育的人用孜孜不倦的态度等待着持久而深远的成效,直到知礼谦让的风气兴起盛行而风俗变得纯朴美好,这样以后才算教育取得成功。现在州县的官吏不能长久地担任自己现任的职位却要对教育感化亲自去做,所以李宽的功绩只能显现在学校的设立,却不能等到教育的成功。希望继任的人,不要废弃懈怠天子建校的诏令而使已兴起的州学中途停止。我如果某一天能得到机会荣归故乡,希望能到州学之门拜谒,希望见到的吉州读书人都能道德明净突出可以担任公卿;问及吉州的习俗,婚丧饮食都合乎礼节;走进乡里,就见幼对长孝敬,长对幼慈爱;走到郊野,就见年轻人搀扶着瘦弱的老人,力壮者在路上帮助他们背负物品。这样以后我就为教育方法的成功感到喜悦,四处游览学舍,怀念吟咏李宽遗留给后世的爱,不是一件美事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60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口技全文翻译

    京城中有一个擅长表演口技的艺人。正赶上有一户人家宴请宾客,在大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里,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53
  • 如何挖掘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如何挖掘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阅读理解必考题型。一篇文言文,透过翻译,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文章所表达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挖掘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呢?小编给你支支招。   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5
  • 谢灵运《登池上楼》简析

    谢灵运《登池上楼》简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沈。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及穷海,卧З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И,初景革绪风,…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431
  • 徐祯卿《济上作》古诗赏析

    《济上作》 徐祯卿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旁。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江苏苏州),明代文学家,被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0
  • 金缕曲(二首)

    朝代:清代 作者:顾贞观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哪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651
  • 惜红衣·吴兴荷花的翻译赏析

      《惜红衣·吴兴荷花》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枕簟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