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课文译文及注释

《掩耳盗铃》课文译文及注释

  因为古时候的钟和铃都是乐器,所以掩耳盗钟后来逐渐变成了掩耳盗铃,后人用掩耳盗铃这一成语比喻自欺欺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掩耳盗铃》课文译文及注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掩耳盗铃

  先秦:吕不韦 撰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锤(chuí):槌子或棒子。

  (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7)遽(jù):立刻。

  (8)悖(bèi):荒谬。 (8)恶(e):害怕。

  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61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陈书·许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亨,字亨道,高阳新城人,晋征士询之六世孙也。曾祖珪,历给事中,委桂阳太守,高尚其志,居永兴之究山,即询之所隐也。祖勇慧,齐太子家令、冗从仆…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83
  •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朝代:清代 作者:李慈铭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蜡鹅花下烛如银。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屠苏醉醒已三更。一声鸡唱,五十六年…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00
  •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尚交游,以不肯视事为高,宠常非之,独勤心务物,数为昱陈当世便宜。昱高其能,转为辞草,掌天下狱讼。其所平决,无不厌服众心。粟宗初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3
  • 《望海楼晚景五言绝句》翻译赏析

      《望海楼晚景五言绝句》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9
  • “杜杲,字子昕,邵武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杜杲,字子昕,邵武人。福建提点刑狱陈彭寿檄摄闽尉。江、淮制置使李珏罗致幕下。滁州受兵,檄杲往援,甫至,民蔽野求入避,滁守固拒,杲启钥纳之。金人围城数重,杲登陴中矢,益自奋厉,卒全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1
  • 踏莎行 徐灿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