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朝三暮四》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朝三暮四》原文及翻译

  《朝三暮四》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朝三暮四,不能最后什么都得不到,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朝三暮四》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的猕猴成群,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的.食物,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注释

  狙(jū)公:养猴子的老头。

  解:了解,理解,懂得。

  狙:猴子。

  意:心意。

  得:懂得。

  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

  损:减。

  口:口粮。

  充:满足。

  欲:欲望,要求。

  俄而:一会儿,不久。

  匮:缺乏。

  限:限制。

  恐:恐怕。

  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诳(kuáng):欺骗。

  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

  与:给。

  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

  朝:早上。

  足:够,足够。

  众:所有的。

  皆:都。

  起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伏而喜: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63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清明节的古诗句有哪些

      导语:清明的雨总是不断,那是离人的泪水,绵绵;清明的风总是悲凉,那是生者的心,惆怅;清明的花总是纯洁,那是祭祀的情,切切。清明节到了,愿逝者安息,生者幸福!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写清…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87
  • 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初中文言文的阅读

    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初中文言文的阅读   共工怒触不周山   原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2
  • 《左传文公文公二年》文言文

    《左传文公文公二年》文言文   【经】二年春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丁丑,作僖公主。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夏六月,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縠盟于垂陇。自十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9
  • 《夏日三首(其一)》阅读答案及赏析

    夏日三首(其一) 张 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1.这首诗主要运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8
  • 文言文《北人食菱》全文及翻译

    文言文《北人食菱》全文及翻译   《北人食菱》告诉我们应实事求是,才能弄懂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北人食菱》全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人生而不…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7
  • 程氏爱鸟

      《程氏爱鸟》是北宋苏轼写的一篇文章。   【文言文】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