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承蜩文言文原文翻译

丈人承蜩文言文原文翻译

  导语:在丈人承蜩本文中,主旨句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意思是:用心集中,不分散注意力。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丈人承蜩文言文原文翻译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仲尼①适②楚,出于林中③,见佝偻④者承蜩⑤,犹掇⑥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⑦,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⑧;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⑨也,若橛⑩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注释

  ①仲尼:孔子。

  ②适:往,到。

  ③出于林中:从林中经过。

  ④佝偻:驼背。

  ⑤承蜩(tiáo):用竿粘知了。

  ⑥掇:拾取。

  ⑦五六月:指夏天。

  ⑧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为四分之一两,一铢为二十四分之一两。借此指次数极少。

  ⑨处身:立身。

  ⑩橛(jué):原指木桩,这里名词作动词,意思是像木桩那样竖立着。

  株拘:带枯枝的树墩。

  执臂:执竿的手臂。

  唯蜩翼之知:即“唯知蜩翼”。用“唯之(为)”的’格式作前置的标志,把宾语“蜩翼”置于动词谓语“知”之前。

  14顾:回头看

  译文

  孔子到楚国去,走在一座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粘知了,就象用手捡东西一样。

  孔子(上前)问道:“您真厉害啊!有什么诀窍吗?”

  (驼背人)答道:“(如果能在竿头)摞上两枚圆丸而不掉下来,那么知了很少能跑掉;如果摞上三枚圆丸而不掉下来,那么十只也不过跑掉一只;能摞上五枚圆丸而不掉下来,那粘知了就象伸手拾东西一样了。我站立在那里,身体就象一个树桩子;我执竿的手臂,就象一节枯树的干枝。虽然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但(我心目中)只注意在知了翅膀上。我不转身不侧身,不因万物干扰而转移我对知了翅膀的注意力,这怎能粘不到知了呢?”

  孔子回头看弟子并对他们说:“用心专一,就是聚精会神于一处,这是驼背人所说的道理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64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文言文鉴赏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文言文鉴赏   原文: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①: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0
  • 《落花二首(其一)》

    宋 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 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 已落犹成半面妆①。 沧海客归珠迸泪, 章台②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 尽付芳心与蜜房。 真宗天禧五年(1021)…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1
  • 先秦古典诗词名句及出处100句

    先秦古典古诗名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middot…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4
  • 《新唐书柴绍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 原文:   柴绍,字嗣昌,晋州临汾人。幼矫悍,有武力,以任侠闻。补隋太子千牛备身。高祖妻以平阳公主。将起兵,绍走间道途谒。时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亦自河东往,遇诸涂。建成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97
  • 东坡诗文文言文翻译

    东坡诗文文言文翻译   导语: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即要准确,尽量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达,即要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不生搬硬套,没有语病;雅,…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5
  •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统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