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侨献琴的文言文翻译

工之侨献琴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工之侨献琴》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优劣仅凭外表,而非考究内在品质的现象,告诫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文末“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的感叹是值得人们深思熟虑的的,其寓意至今还能给人以启迪与警戒。以下是小编整理工之侨献琴的文言文翻译,以供参考。

  作者简介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文集概况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作品原文

  工之侨①得良桐②焉,斫③而为琴,弦而鼓④之,金声而玉应⑤。自以为天下之美⑥也,献之太常⑦。使⑧国工⑨视之,曰:“弗⑩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  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字词注释

  1.工之侨:虚构的人名。

  2.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质理疏而坚,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3.斫(zhuó):砍削。

  4.弦而鼓:装上弦弹奏。弦、鼓,都是名词作动词用。弦:琴弦。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鼓琴,指弹奏古琴。

  5.金声而玉应:发声和应声如金玉碰撞的声音。

  6.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美:美琴,形容词作名词用。

  7.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

  8.使:让。

  9.国工:最优秀的工匠,这里指乐师。

  10.弗:不。

  11.谋:谋划。

  12.诸:兼词,之于。

  13.篆工:刻字的工匠。刻字多用篆体字。

  14.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款式。

  15.匣而埋诸土:(把它)装在匣子里并埋在泥土中。匣,装在匣子里。而,递进连词,并且。诸,兼语词,之于。

  16.期(ji第一声)年:第二年;满一年。

  17.适:到……去。

  18.贵人:大官。

  19.易:换,交易。

  20.乐官:掌管音乐的官吏。

  21.传视:大家传递看着。

  22.希:同“稀”,稀世:世上少有。

  23.悲哉世也:这个社会真可悲啊。

  24.岂:难道。

  25.独:只。

  26.莫:没有什么。

  27.然:如此。

  28.其:大概,表推测的语气副词

  29.其:代词,代指工之侨

  30..珍:珍宝。

  31.鼓:演奏。

  文章翻译

  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没有什么不是这样的啊!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感悟主旨

  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而不是从外表来下结论。只有本质上好的东西,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否则,再华丽的外表也只能作为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地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

  作品赏析

  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琴不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声而玉应”,材质、音质俱佳,因此制作者对它的评价是“天下之美”。虽然如此,这架琴经过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经优秀乐师们的鉴定,终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这样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工之侨第二次献琴,因为琴经过伪装,又是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工之侨伪装古琴的经过,先请漆工绘制“断纹”,再请刻字工匠刻上“古款”,然后装在匣子里埋在地下,过了一年才拿出来。这说明工之侨把这件事做得很精心。献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去献,而“抱以适市”,让别人重价买了去献,结果真的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成了“稀世之珍”。

  表面上看写的是琴的遭遇,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借工之侨伪造古琴试探索世风的机智,讽刺了元末一帮缺乏见识,不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虚伪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鲜明而深刻的。

  文中“弗古,还之”与“世之珍也”的对比,很好地表现了当时败坏的社会风气,进一步讽刺了鼓励人们弄虚作假的封建统治者。人们不要一昧地追求新事物,被事物的外表所吸引,而不在乎事物的内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79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翻译高分策略参考

    文言文翻译高分策略参考   翻译文言文不是能读懂文本就可以轻易做到的,因为心里边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够说出来,嘴上能说出来不等于笔下能够写出来,它还涉及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能力问题。我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8
  • 岁寒三友文言文翻译

    岁寒三友文言文翻译   导语: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岁寒三友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岁寒三友》   松、竹、梅向…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72
  • 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一番春信入东郊。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553
  • 鹊桥仙(寿宗女)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银潢流派,嫦娥出世。正是麦秋天气。荧煌一点寿星明,又恰向、今宵呈瑞。佳儿龙跳,荣封迩止。试问遐龄知几。从今旋数一千年,待足了、依前数起…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632
  • 塞上曲·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65
  • 论诗五首·其二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7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