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书燕说文言文翻译

郢书燕说文言文翻译

  《郢书燕说》这句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的一个故事,我们看看下面哦!

  郢书燕说文言文翻译

  【原文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翻译

  有个(楚国首都)郢(城市)人给燕国宰相写信,是在夜晚书写的,灯火不够亮,于是对拿蜡烛的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说了便写到信上“举烛”。举烛不是书信的’本意。燕国宰相得到书信便阅读,说:“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举荐贤能并任用他们。” 燕国宰相告诉国王,国王非常高兴,国家得到很好的治理。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并不是书信的意思。 现在的学者大多是类似这样的人。(“举”多余的字。)

  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

  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信中“举烛”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聪明地说,这“举烛”二字太好了。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担任重任。燕相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燕王也很高兴,并按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选拔贤能之才,治理国家。燕国治理得还真不错。

  郢人误书,燕相误解。国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这真是一个穿凿附会的典型例子。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郢书燕说”这句成语,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224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习题:拒贿却请传佳话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习题:拒贿却请传佳话   明人许应逵,为东平太守,得论调去,吏民走送,哭泣不绝。许君晚至逆旅①,谓其曰:为吏无所有,只落得百姓几滴眼泪耳。仆叹曰:阿爷囊中不着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6
  •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实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实词   1.质(zhì)   (1)名词。   ①底子,质地。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资质,禀性。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1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的意思及诗意配图赏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的意思: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徒弟,他说师傅采药去了。 出自唐代诗僧贾岛《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1
  • 初中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长安何如日远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②。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③长安何如…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7
  • 《广陵赠别·玉瓶沽美酒》翻译赏析

      《广陵赠别·玉瓶沽美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0
  • 百家姓田文言文

    百家姓田文言文   历史来源   「田」源出 ;   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即为陈氏。如春秋时齐国大臣田成子即为陈成子。后来田和取代「姜」 氏政权,历史上称为「田氏代齐」。又,战国时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