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偾表文言文翻译

徙木偾表文言文翻译

  我读史书读到商鞅搬移木杆树立诚信一事,不禁慨叹起我国国民愚昧,执政者煞费苦心,几千年来民众不觉悟、国家接近走向灭亡的悲惨命运来。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徙木偾表文言文翻译,希望能帮到你!

  徙木偾表(选自《容斋随笔》作者洪迈)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

  【译文】

  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他怕百姓不相信国家的改革法令,于是就决定在都城城门前,竖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公开宣布谁能搬走木杆,就赏给他五十两银子。当有人搬走后商鞅马上兑现,并且在同时颁布了变法政令。

  魏国的吴起在担任西河长官时,为了取信于民,在一天夜里派人在都城南门外竖立一根表杆,并在城中公开宣布:谁能将这根表杆推倒,就让他当官。百姓听到后多数并不以为然,也有人认为不妨一试,如果得不到赏赐,也没有什么损失,于是就去推倒了表杆,吴起则当即宣布了任命。自此以后,魏国军民对吴起实行的法令不再有所怀疑了。

  商鞅本来是魏国人,后到秦国做官进行变法,他的做法大概仿效了吴起的计谋,而吴起立木示信的首创之功,却未流传下来,很少为人知道。

  【注释】偾(fèn)表:放倒标帜。

  课后习题

  1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有一人徙之,辄予金(     )  (2)来谒吴起(    )

  (3)予谓鞅本魏人(     )

  1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令于邑中曰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B.有一人徙之,辄予金            送鲍浩然之浙东

  C.乃下令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    择其善者而从之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试 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

  20.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

  16.(2分)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

  17.(3分)(1)就,便  (2)拜见,拜访  (3)认为

  评分标准:共3分,每个1分。

  18.(2分)D

  19.(2分)(我)去放倒标帜看看,最多得不到奖励罢了,有什么关系呢?

  评分标准:2分,意思符合即可。

  20.(2分)必须说到做到,才能真正取信于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226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黄钟】红衲袄(那老子彭泽县懒坐衙)

             无名氏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7
  • 别滁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22
  • 宅吉安家洞游记-文言文形体游记

    宅吉安家洞游记-文言文形体游记   宅吉安家洞游记   陈建军   余以支教之故达于开阳之宅吉中学已岁许。初,余每见晨曦而感时光之匆匆,顾暮日以叹黄昏何绮丽,闻琅琅书声而思昔日之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5
  • 门有万里客行

    朝代:魏晋 作者:曹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古诗文 2020年3月5日
    718
  •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20
  • 与长子受之

      【文言文】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