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宪传文言文翻译

张景宪传文言文翻译

  张景宪是河南人,也是一个有名的人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张景宪传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的阅读。

  原文

  张景宪,字正国,河南人。以父师德任淮南转运副使。山阳令郑昉赃累巨万,亲戚多要人,景宪首案治,流之岭外,贪吏望风引去。徙京西、东转运使。王逵居郓州,专持官吏短长,求请贿谢如其所欲,景宪上其恶,编置宿州。

  熙宁初,为户部副使。韩绛筑抚宁、罗兀两城,帝命景宪往视。始受诏,即言城不可守,固不待到而后知也。未几,抚宁陷。至延安,景宪言:“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今朝廷令边郡召羌族,与之金帛、官爵,恐黠羌多诈,危急时或为内应,宜亟止之。”陕西转运司议,欲限半岁令民悉纳钱于官,而易以交子。景宪言:“此法可行于蜀耳,若施之陕西,民将无以为命。”

  其后卒不行。加集贤殿修撰,为河东都转运使。议者欲分河东为两路,景宪言:“本路地肥硗相杂,州县贫富亦异,正宜有无相通,分之不便。”议遂寝。改知瀛州,上书言:“比岁多不登,民债逋欠。今方小稔,而官督使并偿,道路流言,其祸乃甚于凶岁。愿以宽假。”帝从之,仍下其事。元丰初年,知河阳。时方讨西南蛮,景宪入辞,因言:“小丑跳梁,殆边吏扰之耳。且其巢穴险阻,若动兵远征,万一馈饷不继,则我师坐困矣。”帝曰:“卿言是也,然朝廷有不得已者。”明年,徙同州,以太中大夫卒,年七十七。

  景宪在仁宗朝为部使者,时吏治尚宽,而多举刺;及熙宁以来,吏治峻急,景宪反济以宽。方新法之行,不劾一人。居官不畏强御,非公事不及执政之门。自负所守,于人少许可,母卒,一夕须发尽白,世以此称之。

  翻译

  张景宪,字正国,河南人,因为父亲张师德的恩荫被任命为淮南转运副使。山阳县令郑昉贪赃数额极大,他这个人的亲戚又多为显要人物。张景宪揭发并立案查办,把他这个人流放到岭外。贪污的官吏都望风引退。张景宪移任京西、京东转运使。王逵在郓州,专门抓住官员的短处,随意按照他这个人的要求索取贿赂,张景宪上奏他这个人的罪恶,将他这个人编管在宿州。

  熙宁初年,张景宪任户部副使。韩绛修筑抚宁、罗兀两座城,皇帝命令张景宪去视察。他这个人刚接受诏书,就说城不能守,本来不必等到那里然后知道。不久,抚宁陷落。张景宪到延安,上奏说:“罗兀是遥远的孤城,凿井不见水,将凭借什么防御?臣在路上,所见士兵劳苦百姓困乏的情状不止一次,请求罢去这种徒劳的工役,废弃无用的城,严厉戒饬边关将领作守备之计。朝廷叫边州招降羌族人,给他这个人们金帛、官爵,恐怕狡猾的羌人多诈,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能成为敌人的’内应,应当赶快停止这件事。”陕西转运司建议,想限定半年为期让百姓向官府交钱,而用纸币交子兑换。

  张景宪说:“这办法能在四川实行,如果实行在陕西,百姓将无法生活。”其后朝廷最终没有实施。加官为集贤殿修撰,担任河东都转运使。议论的人想把河东分为东西两路,张景宪说:“本路的土地肥沃的和贫瘠的相混杂,州县的贫富也不同,正应该有无相通,分立两路不利。”议论就停息了。改为瀛州知州,上奏说:“近几年多收成不好,百姓累年拖欠租税。今年刚有小丰收,而官吏督促百姓一并偿还,道路上流言纷纷,这祸殃竟然比荒年更严重。请朝廷加以宽缓年限。”皇帝听从了他这个人的建议,便向下传递这意思。

  元丰初年,知河阳。当时朝廷正讨伐西南蛮,张景宪入朝辞别皇帝赴任,因此进言说:“小丑跳梁,大抵是边境官吏烦扰他这个人们的缘故。而且他这个人们的巢穴在地形险阻的地方,如果调动队伍远征,万一粮饷接继不上,那么我军就要受困了。”皇帝说:“你的话是对的,但是朝廷有不得已的地方。”第二年,改为同州知州,以太中大夫去世,年七十七。张景宪在仁宗时任部使者,当时吏治还比较宽,他这个人却多次揭发指摘他这个人人的罪行;等到熙宁以来,官吏用法严急,张景宪反而用宽大的措施来补救。当新法实行时,不弹劾一人。他这个人为官不怕权贵,不是公事不到宰相门上。对自己保持信念,对人很少称赞。他这个人母亲死了,他这个人一夜之间须发尽白,世人以此称道他这个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227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狼》翻译

      《狼》翻译: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37
  • 严光《九诫》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严光《九诫》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严光《九诫》原文及翻译   严光   【原文】   嗜欲者,溃腹之患也;货利者,丧身之仇也;嫉妒者,亡躯之害也;谗慝者,断胫之兵也;谤毁者,雷霆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3
  •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4
  • 《渐渐之石》鉴赏及译文

      《渐渐之石》   先秦:佚名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0
  • 关雎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9
  • 《明史·高巍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巍,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母萧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无少懈。母死,蔬食庐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学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疏垦河南、山东、北平荒田。又条上抑末技、慎选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