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名句(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古诗词)

中国历来名山大川大河,享誉世界

今天,诗词君整理了十二首山河古诗

让我们从古人的诗中

再次感受大好河山的秀丽壮美

十二首山河古诗 写尽祖国壮美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随感:乘一叶扁舟,涉水穿山,好不快活。

十二首山河古诗 写尽祖国壮美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随感:人间盛景已可比天阙,又何须羡仙。

十二首山河古诗 写尽祖国壮美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随感:青山碧水,落日进江,美哉妙哉!

十二首山河古诗 写尽祖国壮美

黄鹤楼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随感:烟花三月,长江春水,浩浩荡荡,宛如天来!

十二首山河古诗 写尽祖国壮美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随感:在摩天高楼与星辰做伴,何其浩瀚,壮观。

十二首山河古诗 写尽祖国壮美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随感:在海天之间,更上一层高楼,万里山河尽收眼底,壮哉!

十二首山河古诗 写尽祖国壮美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随感:冬日懒散,观望山雪浮上云端,寒冷中依然有美丽。

十二首山河古诗 写尽祖国壮美

暮 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随感:江水落日,一片迷离的红,让人遐思不断。

十二首山河古诗 写尽祖国壮美

望 洞 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随感:湖光秋月,再来上一壶好酒,实在美妙!

十二首山河古诗 写尽祖国壮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随感:下雨天,最适合安静地饮茶,听歌。

十二首山河古诗 写尽祖国壮美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随感:大漠虽然荒凉,但荒凉也自有荒凉的美啊!

十二首山河古诗 写尽祖国壮美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随感:即使悲伤,可有这万物作陪,也稍许宽慰。

十二首山河古诗 写尽祖国壮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43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于相约下次再聚的句子精选108条

    一)、让我们紧紧相拥,倾诉离别的愁绪,感动在今时,回忆在明朝。 二)、但愿人长久!愿得时时能和亲人朋友可以开心相聚,珍惜每一刻美好时光,期待下一次相聚。 三)、男生也可以是最好的闺…

    美文 2023年1月19日
    439
  • 表达父爱如山的经典文案

    时间匆匆,六月已经过去了一半了,父亲节即将到来了,那么关于父亲节的暖心文案句子,你准备好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表达父爱如山的经典文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表达父爱如…

    美文 2022年8月14日
    82
  • 清明节的来源是什么(清明节由来简介)

    清明节 又称踏春节,三月节,祭祖节 节气在仲春和暮春之交 清明既是自然节气点 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作为传统的春祭节日 扫墓祭祀、缅怀祖先 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良传统 相传春秋时期,…

    2022年7月5日
    131
  • 男朋友睡前小故事暖心短篇(又暖又甜的简短小故事)

    1 有一个以黑眼圈为美的国度。 在那里,失眠的人会出现在别人的梦里,梦见你的人越多,你晚上越睡不着,有魅力的人,才会有黑眼圈。 富人们隔三差五去打黑眼圈针,普通老百姓只能用黑眼圈笔…

    2022年6月19日
    224
  • 忠孝两全的经典句子(忠孝不能两全经典语录)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 ——《格言集锦》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 ——《围炉夜话》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很多文化瑰宝,成语就是其一。每个成语都是特…

    2022年5月15日
    777
  • 问渠那得清如许的意思(观书有感全诗赏析)

    鉴:一说为盛冰器皿;一说为镜子。 渠:它,此指方塘之水。 那:同“哪”,怎么,如何。 如许:像这样。 插图作者:黄近轩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

    2022年6月21日
    1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