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不要成压力下的“祭品”

  开篇语

  别人羡慕不已的工作,怎么自个就深恶痛绝?别人能和同事上司打成一片,为何自个就是不合群?凭什么自己“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多”,得到晋升的却是别人?……在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职场生活中,涌现出不少类似“橡皮人”、“麦兜族”、“菜鸟”等新名词。

  本月,本报心理120将聆听您的职场心理困惑,并邀请心理专家为您疏导解惑。

  一吐为快

职场新人不要成压力下的“祭品”

  讲诉人:小玲

  26岁,公务员

  工作不到两年 心情越来越糟

  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公务员,小玲顺利进入某机关部门工作,令同学们羡慕不已。然而,毕业还不到两年,小玲的心情却越来越糟。

  小玲最大的困惑还是职业定位问题。大学专业是理科,现在却根本没有派上用场。整天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既无新鲜感、成就感,又时时担心自己的表现会给上司留下坏印象,导致今后调到更不好的岗位。由于焦虑不安,小玲经常暗自流泪,甚至失眠,不开心成为常态,并开始厌食。

  对症下药

  专家:孙建林

  昆明睿嘉婚姻家庭咨询工作室资深心理咨询师

  职场压力过度 得不到释放

  诊断:看得出来,小玲是一个对自己要求高且有目标的年轻人,她的努力和勤奋为她带来了令人羡慕的职业,却也为刚进入职场打拼的她带来了困惑――职业定位不清而看不到未来、所学知识不能致用而没有成就感、对工作岗位缺乏兴趣而感到力不从心等等,这些焦虑情绪正在不断地侵扰她。

  其实,这样的案例在职场新人中非常普遍。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小玲对工作的稳定性预期降低,常常担心会失去现有的工作。她遇到的就是因定位危机所导致的职场压力。

  适度的职场压力对员工的行为表现有积极作用。 而过度的职场压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缓解和释放,将会使员工的工作能力难以得到正常发挥,并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与疾病。显然,小玲的压力已经过度。

  先做职业规划 再积极“充电”

  支招:常言说“职场与压力是一对双胞胎”,关键是看能否化解压力于无形。建议小玲先做职业规划,然后积极“充电”。

  对于初入职场准备打拼一番的新人来说,在能保证心态健康成长的前提下,也应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一般来说,30岁前变换工作,寻找自己的“生长点”。30岁后尽量将工作方向稳定下来,是为创业阶段,直至40岁。小玲不妨先写份职业规划,问问自己的路该往何处走。

  同时,小玲还应积极学习,可在“充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竞争力,这也是职业生命长久稳定的必然之道。心理问题看起来是知易行难,可是一旦捅破了那层窗户纸,顿时会烟消云散。祝愿和小玲一样的职场新人能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调整心态的好方法,谨防成为压力的“祭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82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银行为什么能成为应届生工作热门之选?

    前段时间职前菌去银行办理业务,发现前台的工作人员竟然是本菌三年未见的高中同学。他是南京某985院校学材料工程的,如此工科的专业跟银行根本不搭边啊,职前菌对他在银行上班这件事感到惊奇…

    2022年5月30日
    142
  • 车间工人辞职信

     尊敬的领导您好   由于我个人以及天气的原因,不能再为公司效劳了,深表遗憾。谢谢公司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以及厚爱。从事这份工作算起来已经半年了,在公司个位同事的帮助下我的…

    2022年5月17日
    168
  • 越不爱说话的人,越值得交往

    很多人觉得不爱说话是跟性格有关,他不爱说话就是性格比较内向。有的人说内向的人比较吃亏,不爱表达自己因此会错失一些机会。相反爱说话的人就显得受人喜欢,在朋友聚会上能够去烘托气氛、说话…

    2022年5月17日
    173
  • 年底想辞职,要不要公司开离职证明?

    临近年底,很多人都想早点过年回家,于是匆匆忙忙辞职,而没有正式办理离职手续,这样会有什么影响吗?离职证明又是什么呢?是不是一定要开的呢? 咱们一起往下看! 离职证明开具离职证明是单…

    2022年5月17日
    203
  • 为什么毕业一定要去大公司

    刚毕业那会,觉得去哪里工作都一样,只要有份工作能解决温饱就很满足了。毕竟对于零经验的应届生来说,找一份对口的工作实在是太难了。那个时候四处求职碰壁,终于有家小公司要了于是就去了,但…

    2022年5月30日
    152
  • 真诚是面试官最看重的品质

       在BRAVA人民广场技研中心,BRAVA高层用自己亲身经历传授求职和面试时的经验:面试时最大的技巧是不要刻意追求,真诚是面试官最为看重的品质。   “面试时最大的技…

    2022年6月4日
    1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