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学一样本事,就少开口求一次人”。
屏幕前的你,是否也在长辈口中听到过这熟悉的言语?
相信这句话我们在他人口中听到过无数次了,可真正记在心里牢牢执行的人又有几个呢?
这个世上,人人都可以是“马云”,可真正成为“马云”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又是为什么呢?
说白了,是凌云壮志的人太多,而愿意踏实干活的人却太少。

偶然爬山的机会认识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大学教授。
个子不高的一老头,整天穿着打补丁的素布衣却始终精神奕奕,日常不是提着就是背着一个磨出布格纹理的黑色男士公文包,在哪里看见他都是一副急匆匆的模样。
据我观察,他每天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
家——图书馆——学校
让位真正注意到他,还是在一次早起跑步时遇见后的交谈。
隔着老远,老头看见我打招呼,笑眯眯的朝我小跑过来,“娃儿,今儿天很不错,可以多跑跑。”
在之后的言语交流中,我知道他每天凌晨四点开始跑步,一次一个半小时,除去出远门和大病,每日都要围着护城墙绕两圈,阴天下雨从不懈怠。
除此之外,老头每日吃过早饭,就骑自行车去他教学的大学操场带着“家伙什”溜达。跟早起的学子们交谈,聊聊学习,帮他们解决解决困难。
上完他的课后,就带着自己的学生“泡”图书馆,和年轻人比赛刷资料,虽然输了无数回,老头却靠着这股“坑蒙拐骗”的功夫,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材生。
又靠着这股几十年当一天的劲头,老头一路走上今天的位置。
我抱着调侃跟他说:“大爷,这么有干劲,我是真不行,撑不下来呀!”
老头说了一句至今难忘的“瓷话”:“人啊,要是觉得自己能,就一定能。要是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那才真完了。”
一句话成了今后的“座右铭”,靠着这句话鼓足劲在社会上奔波游走,也日复一日坚持着看书、学习和运动。
奔波如斯,谁都想成为马云这般大富豪,但是马云,在没有成为马云之前,他经历的却是“非马云”的生活。

半生奔波,与谁与共?
颠沛流离中,总有人抱怨过去的自己不行,不够努力、不够用功、不能吃苦。
话说回来,其实,你最该埋怨的是下一秒的你,竟然只会抱怨和想入非非,却没有下定决心真正去做些什么。
谁都成为不了你的中流砥柱,不如自己豁出去,每天清晨睁眼之前,跟自己默默说一声:“你行,你真行!”
从你棘手的小事开始,把年少的梦一点点变成现实。
我们永远预估不到下一秒自己的样子,但我知道,只要你想,你就能。
只要你能,你就会成功!
也愿每一个怀有期待的少年人,终有一天,拥有你想要的一切。
春风再艳江北,我在等你的故事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