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千就是低薪人士?你躺枪了没有

月薪5千就是低薪人士?你躺枪了没有

  就在几年前,“月薪过万”还是高薪的标志;然而转眼间“月薪过万”只是一个达标值,在各大论坛的帖子里,工作了三五年月薪还不过万简直没底气。最可悲的是,做不了高薪人群也算了,月入5千,居然还被归入了“低薪族”――掰着手指算算,你躺枪了没有?

  根据权威网站近期所做的一个职场小调查,5成网友觉得月薪在1万元以下就算低薪;2成“讲道理的”网友认为月薪在5千元以下算低薪;也有8%的网友表示没到当地平均工资才算是低薪。

一线城市低薪标准:男8千,女5千;二线城市低薪标准:男5千,女3千

  网友结合自身的工作城市以及收入,纷纷就“何为低薪”树立了自己的标准:坐标在北京、上海、深圳的,普遍认为月收入在8千元以下的算低薪男,月收入在5千元以下的是低薪女;广州虽然也是一线城市,但网友的标准似乎降低了一些,认为月收入在6千元以下的算低薪男,月收入在3―4千元以下的算低薪女,这个标准和东莞差不离。

  而二线城市的“低薪”标准自然相对的会降低些,网友们认为如果在成都、武汉、西安、宁波、昆明这些城市工作,月收入在5千元以下的算低薪男,月收入在3千的算低薪女。而在三线城市,月收入在3―4千元的被认为是低薪男,月收入在2千元以下的算低薪女。

  也有网友认为不能简单粗暴地以城市作为划分标准,而要看工作年限,比如说刚毕业月收入5千元算是一个不错的薪水了,而工作三年以上,月收入5千元就算不上啥了,工作十年以上还拿着5千元的月薪就是低薪。

    网友“蕾老虎”不赞同这样的划分,地区间的剪刀差对薪资差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我们老家,别说十年,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1万元的月收入;而在北上广深,不少人只要用3―5年、甚至刚毕业就能拿到这个数。”

    网友“错过的季节”进一步强调了收入的可持续性,不能把收入割裂成一个数字看,“有些人从数字上来看固定收入不怎么高,但是收入持续且稳定;有些人看上去某个时期的收入高,但是不连续、有断层,经过一段时间还会有所下滑。”

暴击――七成女性拒绝“低薪男”!

  众多周知,日本在婚育上的趋势也是初婚年龄越来越晚,且单身人群的比例在不断加重。前两年NHK在纪录片《结婚难――无法阻止的未婚化社会》中指出,在相亲市场上,年薪4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万元)只是男性收入标准的准入底线,一般女性们都希望男性的年收入至少达到6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6万元)以上。而有统计数据显示,日本独身男性有74.9%年收入在400万日元以下。

  有研究表明:男性薪资略高于女性,则家庭的幸福感较高。我们此前也做过一个有关的调查,当被问及“是否能接受对方薪资职位低于自己”这个问题时,98%的男人都表示可以接受,但75%的女性明确表示拒绝。于是,低薪低职男在相亲市场上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8成人能接受无房,但不能接受无存款!

  但在婚姻问题上,并非像以上数字反应出来的那么只认钱不讲感情。在此次的调查中,我们进一步细分了三个问题。不论男女,有76.5%的网友表示“结婚时能够接受对方没房”,可见在房子这个重中之重的问题上,大家还是能够互相体谅、为之共同奋斗的。

  被问到“结婚时是否能接受不办酒宴、不度蜜月”时,7成网友表示能够接受这样的“裸婚”方式。有趣的是,女性在这个问题上比男性更宽容,更易接受“不办”或是“补办”,而男性比女性更在意想要办婚宴、度蜜月。

  然而在“结婚时能否接受对方没存款”这个问题上,无论男女对此的接受度都很低,80.1%的网友都斩钉截铁地表示不能接受!有网友表示,工作辛苦压力大、生活开支也大,年轻人要存点钱不容易,可以接受没存款,但要有赚钱的能力和潜力吧?如果既赚不了钱,又存不了钱,那让人怎么接受得了?!有网友强调,无论是高薪人士、普通的打工族,抑或是低薪族,都要有生活计划,能为未来做点打算。(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119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这工作我也干得不爽,要不要辞职?

    求职旺季,职场人中涌动着不可言说的微妙氛围,不少人经历着同事离职交接,同时忍不住想要跟风:这工作我也干得不爽,要不要辞职?相信不少点开这篇文章的朋友,现在就处在这种纠结中,今天我们…

    2022年5月20日
    147
  • 公办和民办的大学毕业证书,求职时有什么不同

    它们真的没有区别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民办挂靠学院的文凭在找工作时会被区别对待。虽然现在公办和民办的概念已大大淡化,但是很多公司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更愿意招聘那些公办大学毕业的…

    2022年5月30日
    142
  • 人际交往有哪些禁忌?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能处理好人际交往中的多数环节(真正处处碰壁的人要考虑病态的可能)。 真正令人头疼、真正需要技巧的情况不多,倒是其对人造成的烦恼无形中夸大了它的存在。 如果这些处…

    2022年5月17日
    164
  • 你有哪些独到的识人技巧

    1、在公共场合关门和说话小声的人,通常心思细腻,为人着想。 2、那些看起来不合群的人,只是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3、每天坚持做一些很辛苦、让人感觉比较痛苦的事情的人,自控力非常…

    2022年5月17日
    195
  • 学不到东西就辞职换一家公司?

    学不到公司就辞职,换一家公司就能够学到了吗? 其实未必! 01 小A是我的大学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 她上个礼拜气冲冲地跟我说“我要换工作了,在这里做的好烦”。 我反问道“为什么好…

    2022年5月20日
    132
  • 这封彰显90后个性的辞职信

    开局一张图,后面,感慨万千啊。 这是微博看到的一张图片,想结合这两天答疑群,以及朋友聊天的内容,说说,关于辞职这回事。 为什么很多人辞职总是这么随性,不计较后果? 90后无牵挂 之…

    2022年5月17日
    1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