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灯火读书心得800字

闪亮的初心

――读《远山灯火》有感

“灯火”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时期点燃的革命火种,这伟大的火种,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映照着后人,象征着我党薪火相传的生命力。回溯荣耀历史,铭记闪光记忆,献礼建党百年!

小说的上部―― “红星斗笠”,讲述的是石军长的红军部队的到来,让农家孩子梁满仓和以红军小战士杨红娃为首的一组少年奋斗者不忘国耻,牢记使命的故事。解放军、志愿军的每一支队伍,都是一股战无不胜的力量,都是一道不可阻挡,勇往直前的铁流!他们都向着革命召唤之地奔去,因为这种信念,梁满仓,光荣加入红军队伍。石军长亲手把他扶上战马,带他朝革命圣地奔去。我能看到一个真实的,生动活泼的少年奋斗者形象。

小说的中部――“青松翠柏”,继续写以梁满仓为代表的这一代少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故事。已经是战斗英雄的梁满仓, 参加了中国志愿军。这支部队浩浩荡荡,风雨无阻,以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满仓抗美援朝胜利归来后作为代表给人们作报告,在得知龙港镇上的夏湖生是个孤儿后,他一直默默地资助着夏湖生,湖生在志愿军叔叔这种精神的感染下,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在这部分章节中,尤为精彩的地方就在于新一代少年奋斗者的理想追求,让我感受到那种青春芳华,心怀梦想的精神有如朝阳一般鲜亮、灿烂, 昂扬向上,蓬勃发展,还有那朴素、善良、热心、单纯的心地。同时,作者在文中用梁满仓和他的战友营长肖虎同志的形象,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表达了崇高的敬意,献上了新一代少先队员对英雄志愿军叔叔的敬慕与爱戴。

小说的下部――“山高水长”,主要是讲了在一个全新的时代后面,历经了三代奋斗者的故事。已经年迈的梁满仓隐居回到家乡,为了让新一代山村孩子有丰富的课余活动,他亲手创造“红娃书屋”。而在梁满仓还是志愿军连长的时候资助过的那些孩子们:夏湖生,彭春桃那一代人,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默默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在梁满仓身边长大的最新一代少年魏书槐,大学后也回到家乡,把奋斗的汗水洒在了远山和中。有一次,因为要采集退役军人信息,一摞尘封已久的立功奖状和全阳新县仅有一枚的“人民功臣”军功章重现在众人面前。

远山灯火,不仅照亮了一位深藏功名的老英雄梁满仓爷爷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最崇高的情怀,也指引着,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奋斗者坚定前行的步伐。

远山灯火,其实是现实生活中一个真实存在的细节,也是一个带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意象。它象征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们闪亮的初心,象征着奋斗者,播火者们在华夏大地上撒下的闪亮的初心。正如作者在书的尾声中写道:“在延绵起伏的远山之间,在巍峨的金竹尖山脚下,在小山湾的茫茫夜色里,这一团橘红色的灯火,显得那么明亮和美丽,仿佛要从眼前一直照耀到明天 ……”

百年奋斗史,热血映丹青,远山留胜迹,灯火照后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154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书笔记500字

    有一本叫做《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书,被翻译成了六十八种语言,其作者保罗・柯艾略也十分了不起,被誉为是唯一一个能和马尔克斯比肩的拉美作家。我十分好奇,就把这本书给找来了。   这本书…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83
  • 电影《西虹市首富》观后感500字

    王多鱼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他是一支丙级足球队的守门员,因比赛失利而被教练开除出球队。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富商金老板,金老板让他输球三个可以拿到二十万元,王多鱼没有答应,他没…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273
  • 《寡人很孤独:资治通鉴里的权力游戏》读后感_1200字

    《寡人很孤独:资治通鉴里的权力游戏》读后感1200字 上学之时,对于历史没有什么兴趣,所学的知识只是用来应对考试,对历史年鉴表,什么时间发生什么事的考试头痛不已,之前碰到的历史老师…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73
  • 《小人国》观后感600字

    当今社会,人们渐渐开始意识到幼儿的教育的问题,也开始注重起来。可是,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你的角色真的选择的正确吗,你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真起到作用了吗? 观看了纪录片《小人国》之后,…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84
  •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次接触这本书是在生物课上,老师讲起环境污染,提及了此书,而这个寒假,终于领略了这本书——《…

    读后感 2022年10月22日
    42
  • 《荣耀之重》读后感1000字

    《荣耀之重》读后感1000字: 在回味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关于“名与实”的分辨和思考比比皆是。或许是因为,对于人本身而言,许多渴求之事都会变成名与实二者之间的取舍。之所以有取有舍…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