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篇一】

  坐在最后一排怎么了?

请不要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我以前就爱坐在最!后!一!排!本科四年、研究生两年,除去逃掉的课,基本上每节课的最后一排都被我承包了。有时候不小心进教室早了,被后来的同学加塞变成了倒数第二排,我都有种隐隐的不快。

  坐最后一排爽啊!前面那么多同学做挡箭牌,在课堂上干啥都方便快捷。前一晚没睡好,没关系,猫腰趴桌就行;老师讲天书无聊到死,没关系,猫腰趴桌就行;中午还不下课快饿死了,没关系,猫腰趴桌就行。

  而且,坐在最后一排还能结识一帮“狐朋狗友”,大家课上一起睡觉,课下围桌打牌,不老说扩展人脉吗?睡在我旁边的同桌的你,这可是绝对走心的交情!

  总之,最后一排简直就是整个教室的VIP座位,能享受的特权数不胜数。这么爽,干嘛不坐最后一排?!

  【篇二】

  哎,当年还是太年轻。最近,工作、生活和学习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动,念了在职博士,每天往返于公司、校园、医院、家,东奔西跑,累出了新高度。但每次回到学校,进教室上课简直成了疲累中的一针强心剂。

  工作之后,尤其是离开校园久了,就会越发珍惜回归校园的学习机会。所以,每一节课,我都坐在第一排,而且一定要坐在离老师最近的位置,这样方便与老师交流。现在的我,把每一节课都当成是一次启迪和提升自己的机会,每节课都听得酣畅淋漓。

  为什么我对座位这件事的理解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之前的我,对于教室VIP的定义是:可以肆无忌惮地不听课。

  可人都已经到教室了,明明就是去上课的,怎么还会有这种奇怪的逻辑?真是悔不当初。

  其实,我们经常做这么一件事,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些场景,你一定熟悉:越是工作满负荷,越想着能抽出点时间学习;而真的开始学习了,就又想着是不是可以健健身;等买了跑鞋坚持跑了三天,又觉得还不如把时间放在看书上陶冶下情操……总之,兜兜转转,最后一事无成。

  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往往不懂得专时专用。

  【篇三】

  开会时,总会有那么几个人,你推我搡地争着坐在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通常无非这么几种考虑:“我人微言轻,没必要坐那么靠前的位置”;“我离老板远点儿,开会的时候还能走个神,看个手机”;“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看不见我!”默念咒语……

  其实,你以为老板开会的时候真看不到你?而且,对于你坐的位置,老板是有自己判断的。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板,看见一个年轻员工总是积极主动地坐在靠边的位置,你怎么评价他?无非也这么几种:“这小伙子对工作积极性不高啊~”“这小伙子是不是对开会有意见啊~”“这小兔崽子是不是不想干了?!”

  看,不要以为座位是小事。座位代表着你的态度,你是不是愿意主动参与,是不是努力融入会议,是不是有学习的动力。这些对于工作的态度,完全可以从你对座位的偏好中看出来。

  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往往不懂得参与和进取。

  【篇四】

  说到开会,两眼都是泪。部门经理有个惯例,要求开会时每个人都要发表观点。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全身心投入到会议之中,还要时刻准备着下一个回答问题的就是你。

  惶恐是一定的。既然要开口,就要努力言之有物,想说出个一二三,就必须全程高度紧张不断思考。

  刚开始,不适应,觉得自己实在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当这种刻意训练时间长了之后,就会形成一种思考的习惯,能够更快速和高效地处理会上提出的各类信息。

  但,这个过程一定是很痛苦的。比如部门的P姐,她不仅是坐在犄角旮旯的人,还是那个从不主动回答问题的人,即使被点了名,也是说“我没有什么想说的”。在几年的接触里,P姐被贴上了两个标签,而且是绝对公认的:一是“好人”;二是“坑队友”。

  好人固然是对其品质的正面评价,但坑队友这件事对于职场来说真的是大忌。一次两次可以,但次次如此不靠谱,职场路上凶多吉少。

  其实,总结起来,她最欠缺的就是主动思考,总是跟着大家人云亦云,输入的信息无法进行处理,看起来她好像在听,但“雨过地皮湿”,没有思考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往往不善于主动思考。

  【篇五】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

  这些天,不仅要上班开会,还要想方设法怎么向教授们请假。请假短信编辑了半个小时,但就是不敢给老师发出去,担心人家会不会不同意,会不会影响期末的考试成绩……最后,硬着头皮发出去了,焦灼了两分钟,老师回复了:“没问题,有机会再交流。”心里大石瞬间落地。

  瞧,在不逾矩的情况下,这件事情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是看自己是不是愿意跳出某一个舒适区。

  与其躲在后面一直承受焦虑,还不如干脆跳出来,摆脱纠结,把脑子里那件一直盘旋的事情给办了!相信我,通常情况下,办完这件事之后,你会有重获新生的感觉!

  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往往不懂得通过前行,破除焦虑。

  【篇六】

  我相信,那些总是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很多时候坐得并不舒服,甚至如坐针毡。

  其实,需要做的仅仅是:闭着眼睛,向前一步。逼自己一把,看上去痛苦,但远比躲在后面折磨自己要幸福得多。

  不信,试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167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心慈手软”是失败的助手

      争取成功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克服干扰、实施自己计划的过程。在这其间,特别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大无畏精神。任何因外界干扰而招来的优柔寡断、彷徨动摇,…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30
  • 婚姻失败原因种种

    作者:肖霞 上帝创造了男人与女人,又要他们结合,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繁衍生息。按理说,男人与女人一个阳刚,一个阴柔,应该能够和睦相处,但为何有那么多的家庭破裂,有那么多的夫妻分道扬…

    2022年5月27日
    153
  • 在灾难中实现人生的软着陆

      气球在200米的高空飞行,突然,气球破裂,气球上的人从200米的高空垂直落下……可他并没有摔死。   这次灾难,给他带来的不是胆怯、畏惧和退缩,而是…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31
  • 被吊销的人生驾照

      被吊销的人生驾照
      
      文/张永华
      
      今年22岁的林峰出身贫穷农家,现在武汉一所职业学院学习销售专业,不仅每年获得奖学金,而且还一直担任着校学生会的副主席职务,是个同学拥护老师器重的优秀学生。读大三时,为了能为找工作增加一些砝码,他像身边很多同学一样去考了一个驾照。考驾照的钱,一部分是他勤工俭学挣来的,还有一部分是跟同学借的。如此以来,他的手头更加拮据,为了省钱,有时候连早餐也不舍得吃。
      
      有一次,林峰在宿舍里用别人的电脑上网,无意中瞥见一个求助帖。上面写道:因本人驾照分被扣光,现寻好心人帮忙代扣分,价钱可商量。看到这个帖子,林峰想到自己的“僵尸”驾照,一年12分放在那里也没用,到时候一清零什么都没有了,如果能以此换点生活费,就能改善一下眼前的窘境。但是,他心里隐约地觉得那样做不太好,可还是禁不住诱惑,鬼使神差地加了那人的QQ,跟他聊了起来。最后商定,一分按100元的价格成交。
      
      第二天,林峰和那人一起来到处理点,给工作人员解释说当时的违章是自己驾驶的车。林峰心里忐忑不安,心虚的手心都出汗了。出乎意料的是,忙碌的工作人员根本没多盘问,直接在他的本子上扣了两分。他揣着到手的200元钱,一路吹着口哨回了学校。中午,他为自己买了一份红烧肉解馋,也祝贺自己找到了一个财路。随后几天,他用相同的办法,在网上搜索到有买分需求的人,以100-200不等的价格将自己手中的分全部卖了出去。他还清了同学的欠款后,还稍有节余,很是高兴了一阵子。
      
      经过这次经历,尝到甜头的林峰开始盘算起来。随着新交规的出台,违章车辆必然越来越多,也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司机分不够扣的情况,那么这种找人代扣分的业务肯定会有硬性需求。如果用低价买分,再高价卖出去,自己从中赚取差价,岂不是个不错的财路吗?
      
      说干就干,他一边在网上开始大肆宣传和推广他的代扣分业务,一边把他认识的考驾照的同学加到一个QQ群。很快,第一笔生意上门,林峰按一分200的价格卖了2分,卖得的钱他抽三成。慢慢的,找他帮忙买分和卖分的人也越来越多。出租车司机常年跑在路上,为了多拉生意,违章的事自然不少,是最需要买分的主顾。而找他帮忙卖分的大多数是考了驾照没有车开的学生或白领,还有就是不常开车的私家车主。几乎每隔几天,他就能接到一笔业务。而且随着违章的增多,分的价格也急速抬高,在春节前的出行高峰期,一分甚至卖出了800元的高价。
      
      临近毕业,林峰赚了两万多元,一扫以前的穷困阴霾。同时,又有一个好消息降临。因为学业优秀,表现突出,学院对其做出了留校任职的拟用报告。
      
      那天,林峰接到一个电话。此人说自己现在有急事需赶往外地,让他先去交警队帮忙代扣一下分,还特别交代说,因为最近交警查得严,要本人持证亲自去才行。林峰听完也没多想,正好自己的驾照还有不少分,就揣上驾照去了交警大队。
      
      谁料想,当他报出车牌号的时候,交警便将他扣押起来。原来,这辆车属肇事逃逸,而林峰正好是替人家自投罗网。为了证明自己清白,林峰只好道出买卖驾照分的事实真相。然而,因为他的身形和个头跟在监控里拍摄到的肇事者几乎一模一样,任是磨破了嘴皮,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直到半个月后,当逮到真正的肇事者后,事情才终于水落石出。
      
      虽然林峰是冤枉的,但根据《刑法》第225条的规定,对于专门收购积分,然后将积分转让,以此赢利的个人或组织,已经构成“非法经营罪”。交警不仅没收其所有非法所得,还要对他进行拘留和罚款。
      
      因为这次事件,林峰差点成了人家的替罪羊,沦为阶下囚。他的事情在学院里被传得沸沸扬扬,不光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还失去了留校任职的机会。
      
      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驾照卖分,这种视法律为儿戏的不法行为,最终,游戏的其实是自己的大好人生。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2.4K
  • 现在对大学生真是一种讽刺

        我今年从师大毕业。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是眼光太高,即使800元钱左右的要求也达不到,这个社会太难混了。可是,在我的周围,本科学历的…

    励志故事 2006年10月22日
    1.7K
  • 用创新思维激活你自己

      如何保持思考创新,直接关系到一个年轻人的未来是“死”是“活”,因为只有创新才能“救活”自己的异常思维和才…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0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