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起补习的同学给我发来短信,说真羡慕你,运气那么好,能在那么美丽的校园里度过青春中最美的四年时光。我却要继续坐在补习班教室里为未知的命运打拼,暗无天日,真可怕。
我一直觉得自己缺乏勇气去回忆那段苦读的岁月,那太过惨烈与残酷。可看到这条短信的时候,那些定格在记忆里的日子就那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恍若昨天。忽然间意识到,它们已经深深地镌刻在生命的里程碑上,任时间洪流的冲刷,无法磨灭。
化茧成蝶
补习,没有做好准备的选择
2008年8月的中旬,当考场上的胜者欣喜地为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做着最后的准备时,我却要拖着行李带着借来的课本来到一所普通中学的补习班报到。第一年高考三本的分数让我去不了任何一所理想的大学。所有人都说,再来一年吧,你的能力不是这样的,你最少能上个二本,谁谁谁补习一年提高了多少多少呢。爸妈说,要求不高,一个很普通的二本就行。我甚至没有认真地考虑过我为什么要上高四,高四这年又会碰到什么样的困难。只是单纯愚蠢天真地认为,只要上了高四,我就肯定能像别人所说的一样,在明年的六月,获取那个丰硕的果实。
就这样,我进入了这所离家近的普通中学的补习班。顶在头上重点中学的光环还熠熠生辉,班主任让我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一种愚蠢的“优越感”油然而生,不断地在同学们好奇的眼光中吹嘘“原来我们学校怎么样怎么样”。当别人都已经为自己的目标起跑加速时,我还沉溺于过往沾沾自喜,啃着老本,抗拒老师们新的教学方式,拒绝新的知识灌输。(个人励志 //www.gerenjianli.com)以前不会的,碰上就安慰自己,高考不会考,亦不会主动地寻求老师帮助。小说照样捧,周末回家游戏仍然打得起劲,课堂上杂志看得津津有味。于是,远远地被别人抛在后头。
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可怜的分数靠后的排名让自己失去信心,同学对我好奇早已丧尽,我的“优越感”无迹可寻。大家真正关心的,是自己离高考的要求,是不是已经越来越接近。
觉醒,战斗打响
真正让自己觉悟的,是2009年大年初六的那天晚上,下半学期正式开学,班主任发了上期末的文综卷子,我拿了169,同桌拿了224,全班81人有16人不上170分,我这个学习委员就是其中之一。脸上就像燃烧旺盛的炭,火红火红的。
我忽然无比地害怕,我问自己,自己来这而的一年,到底是为了什么?很简单,上大学,上一个好的大学。上好大学需要什么?很现实,高分。至于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上一个好大学,那是以后再考虑的事情。
那天晚上足足写了六页的日记,有忏悔,更多的是自己怎么样做才能离高考的要求更近一些。浮躁的心终于平静下来。那晚就像一根分割线,如果说之前那个是浑浑噩噩混日子的我,那么那晚之后的我,已经知道该如何在剩下的100多天里,尽自己最大努力快速地向目标靠近。即使知道自己落后的,已经太多太多。但如果不往前追,那就只能在原地哀怨,看别人越跑越远。往前跑,距离就会越来越小,这个时候,和别人比,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超越自己,才是真正的王道。我一定要在最后的时间里,做最大的弥补。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脑子有了破釜沉舟的决绝,于是生活里除了高考还是高考。我把所有无关于高考的东西统统剔除在生活之外,小说杂志装了一大箱子运回了家,手机也暂停使用,玩这个词暂时取消。没有什么为什么,是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对它负责,而这个选择恰恰与玩无关。把还是空白的参考书资料试卷垒在桌面上,告诉自己欠下的还有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