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工具介绍之一:职业兴趣的来源

兴趣测验的研究都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对兴趣和能力倾向测量最早都与智力测验密不可分。这二者之间也联系密切,斯特朗(Strong)指出在实践中要把兴趣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够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

(一)兴趣测验的发展

桑代克(Thorndike) 于1912 年对兴趣和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915年詹穆士(James Miner)发展了一个关于兴趣的问卷,这标志着对兴趣测验的系统研究的开始。斯特朗(E.K.Strong)于1927年编制了斯特朗职业兴趣调查表(Strong Vocational Interest Blank ,SVIB),这是最早的职业兴趣测验。与此同时,库德(G.F.Kuder) 也开始了他对职业兴趣测验的研究,并于1939 年发表了库德爱好调查表(Kuder Preference Record)。而后,霍兰德(Holland) 自1953年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Vocational Preference Inventory,VPI),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我指导探索(Self-Directed Search,SDS)(1969),并提出了“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的理论(1970),其影响渐渐增大,与斯特朗、库德形成了鼎足之势。

职业规划工具介绍之一:职业兴趣的来源

自1965年后,各个职业兴趣测验出现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现象:首先是库德(1966)在其职业兴趣调查表(KOIS)中引入了斯特朗(Strong )的一些思想;其次是坎贝尔(D.Campbell) (1968)把KOIS中的同质性量表引入了SVIB中;第三是经验的和理论的模式的融合,即将霍兰德(Holland) 的理论作为斯特朗(Strong )等职业兴趣量表的理论基础。

1969年,Roe提出了职业兴趣和职业选择结构的八分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八种职业类型根据彼此之间相似性的大小被分配在一个圆中。后来,有人把Holland和Roe的理论共同整合了起来。Gati (1991)针对Holland的正六边形模型中有关相邻各类职业群之间距离相等这一假设的局限性,提出了他自己的三层次模型。Prediger(1993)在Ho11and六边形模型的基础之上加上了两个维度–人和物维度、数据和观念维度–形成了维度模型,如此一来,职业的类型和职业的性质得以有机地结合起来。美国大学考试中心(ACT)把Prediger的研究进一步推向了深入,他们在兴趣的两维基础上,将职业群体的具体位置标定在坐标图上,从而得到工作世界图。该图共分12个区域,共有23个职业群被标定在图中。如果受试者知道了自己的兴趣类型,就可以通过计算和查表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在该图中的位置,通过与不同职业群的远近位置的比较可以进一步扩展职业兴趣的搜寻范围。

综合而言,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兴趣测验已经在教育、培训、人事组织管理等领域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兴趣测验本身得到了逐步地完善。同时,随着在应用中产生的问题,近些年来职业兴趣测验的发展也呈现出以下的趋势: 1、Holland职业兴趣理论对职业兴趣测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John Holland 关于职业兴趣的理论,是在其多年的职业指导实践中逐步的完善起来的。可以说,在Holland职业兴趣类型理论提出之前,关于对职业兴趣的个体差异的测量以及对职业和职业环境的研究这两方面工作是相对独立的,而Holland理论的提出使这两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Holland的重大贡献是于1982年编撰完成的Holland 职业兴趣代码字典(Dictionary of Holland Occupational Codes,DHOC)。它对美国职业大典(Dictionary of Occupational Title, DOT)中的每一个职业都给出了职业兴趣代码。这对职业兴趣量表直接应用于职业辅导和咨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各种量表之间的相互融合:

自1965年后,各个职业兴趣测验展现了一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首先是Kuder(1966)在其职业兴趣调查表(KOIS)中引入了Strong 的以经验性方法编制量表的思想;其次是D.Campbell (1968)把KOIS中的同质性量表引入了SVIB中;第三是在编制兴趣测验中体现了一种经验模式和理论模式的融合,即将Holland 的理论作为Strong、Kuder 等职业兴趣量表的理论基础。

相应的,在同一量表中将三种编制方法综合在一起,形成三层次的量表结构,成为当今的主流。第一层次通常是Holland的六个维度;第二层次是概括的职业类别,不过在分类上有一些分歧,SCII中有33个职业类别、ACT有23个类别、Kuder分有10类、Roe 分有8类;第三层次是具体的职业量表,其数目也不尽相同,如SCII(1985年版)有106个、SDS有115个等。

3、编制无性别差异的职业兴趣量表:

性别角色的确对人的职业兴趣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性别差异对职业的影响似乎也正在减小。因此,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在进行职业辅导时更加注重真正的职业兴趣而不是传统文化的社会化作用。编制无性别差异的职业兴趣量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如1977年ACT编制的UNIACT就是为消除性别差异而进行的一次实践。1981年,SCII也将其男女常模合二为一。如此一来,性别差异的减少在客观上促使人们进行了更为广泛的职业探索。

4、注重与相关测验的综合:

在职业或专业选择的决策中,不仅仅涉及到职业兴趣,还涉及了能力、价值观、个性特征、个人职业成熟度等等。因此,在利用职业兴趣测验做职业辅导时,辅导员越来越注重将职业兴趣的结果与其它相关测验的结果加以综合,并形成一个从测验到信息提供的一条龙服务。随着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纸笔形式的测验已渐渐被计算机测验所取代。而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进行测验和辅导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大型的综合性的职业指导系统软件应运而生。如ACT 的DISCOVER系统,ETS的SIGI PLUS系统等。这使得职业指导形成了新的局面,并为兴趣测验的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免责声明:中国人力资源网心理人生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中国人力资源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41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职场谋略的中庸之道

        办公室充斥着千丝万缕的利害关系冲突,不小心与人为敌怎么办?不妨四两拨千斤,巧妙与其周旋,这样才能显现出你的谋略。    1、学会巩固城池。    也就是让人摸不清你的底细,…

    2022年5月19日
    165
  • 请远离那些低品质的勤奋者

    01 前几天,看了几篇关于新媒体编辑的报道,生活节奏用鸡飞狗跳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现在不少人有第二职业,比如像我这样喜欢码字的人,下班之后的生活基本上被填得满满当当。 忙,绝对是这…

    2022年5月14日
    157
  • 裸辞之后应该怎么办

    就拿当下比较流行的辞职来说,不少年轻人喜欢裸辞。裸辞之后呢?几个月甚至半年找不到工作,等钱花光了无奈找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凑合。等着有一定积蓄了积蓄裸辞,如此恶性循环! 辞职是多数…

    2022年5月17日
    224
  • 个种奇葩又接地气的辞职理由

    @s妹不怕 辞职理由:公司的空调太冷 我的体感好像和其他人不一样,大夏天的,我每天冻到带毯子来上班,其他人像没事人一样,这大概就是体感不同不相为谋吧。 @张了了 辞职理由:挤不上2…

    2022年5月20日
    165
  • 英语面试“3字诀”

      面试在求职过程中,可以说是压力最大的一个环节。面对外国老板连珠炮似的提问,如果能回答得从容不迫、简明扼要,恰当中肯,而且合乎老外的口味,那么肯定会大大增加你的录取机会。   事…

    2022年6月4日
    117
  • 职场潜规则28条

    职场潜规则第1条:上司不会适应你,只有 你去适应上司。 职场潜规则第2条:公司利益并不代表你的利益。 职场潜规则第3条:上司的理想永远和你无关,所以要有自己的计划。 职场潜规则第4…

    2022年5月19日
    1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