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她为什么频频跳槽?

案例

  吴小姐,24岁,毕业于某重点大学,本科学历,工作年限两年左右,先后跳槽五次之多,行业涉及到房地产、化妆品、教育咨询、传媒等,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也有服务、营销、策划、编辑等四项之多。

  吴小姐在大学所学的专业为国际贸易,但她的长项却比较倾向于中文,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均非常优秀。在校期间,一直担任教授助理,并且独自寻找了一个加盟项目,在家乡担任整个城市的代理商,先期运作比较成功。因为这些经历,吴小姐在毕业时对自己的期望较高,不甘心在大公司从低做起,而是想进入一家规模不大但是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可以一开始就受重视,以最快的速度成长,然后再自己创业。以下是吴小姐的工作简历:

职业规划:她为什么频频跳槽?

  2001年9月―2002年1月,某知名房地产公司,任物业主任,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处理投诉之类的事宜。工作非常的清闲稳定,福利待遇也比较让人满意。但是吴小姐认为该工作没有挑战性,并且发展空间很小。

  2002年1月―2002年6月,某合资化妆品公司,任品牌经理。该公司老板在招聘时对吴小姐极为器重,吴小姐认为自己进入该公司后可以大施拳脚。开始时,吴小姐信心百倍,编写了整套的企业文书、招商方案、对外合同,与客户谈判等。但渐渐发现,老板的经商风格非常保守、吝啬,谈判往往因为极小的折扣或非常少的利益分配而耽搁下来,甚至不欢而散。并且所有的产品都是在作坊式的小型加工厂里贴牌生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本来是想与公司一起成长的吴小姐觉得前途渺茫,不顾老板的挽留,毅然辞职。

  2002年6月―2002年9月,某台资教育机构,主要销售知名英语教材。该公司有点类似于保险公司,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甚至用独特的企业文化实现对员工思想的控制。有点理想主义的吴小姐正是被该公司表面上热情奋进的氛围所吸引,接受了这份没有底薪只有提成的工作。可以说,吴小姐在这间公司工作非常出色,身为新人的她第一周的业绩就高居榜首,深受上司的器重和同事的欢迎。但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这里高负荷的运作让她的身体严重透支,难以继续支撑下去,并从上司对其他业绩较差员工的冷酷态度上对公司的企业文化产生了质疑,最终在上司和同事的一片惋惜声中离开了该公司。

  2002年9月―2003年3月,某咨询策划公司,任销售公关经理、编辑。在该公司工作期间,吴小姐编写了四本营销方面的书籍,策划了一些与报社等其他媒体的合作项目,招聘并培训了多名业务员。以往的工作波折、轻率的跳槽经历造成的“后遗症”在此时慢慢表现出来,吴小姐发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害怕与客户进行沟通,在公司内部召开业务会议时,她可以很轻松地指导业务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自己却不愿意或者说恐惧与客户交流,有时候她逼着自己去面对客户,事实上也发挥得很好。这种恐惧感,或者说是交流的障碍,让吴小姐非常困扰,却又难以克服。她向老板提出不想再从事营销工作,但有重要项目的时候,老板还是要委派吴小姐。由于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吴小姐又一次选择了辞职。

  2003年3月至今,吴小姐在一家杂志社担任记者。和先前的辗转奔波和业绩压力相比,这里的环境轻松了很多,也让吴小姐从紧张的心理状态中解放了出来。但这份工作真的能让吴小姐找到一种归属感吗?

  回想两年左右的从业经历,常让吴小姐觉得有很多的困惑和迷茫,比起刚毕业的时候,她甚至更找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从一开始全心希望去做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对营销有着满腔的热情和向往,到后来对营销的恐惧、抗拒、厌恶,吴小姐到现在都解释不了自己的心理变化,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调整。吴小姐的性格具有两面性,在一个活跃的集体里她会非常活跃,在一个安静的集体里她会比别人更沉闷;在上司及同事的器重、鼓励下,她会工作得非常出色;而如果她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她可能会很快地意志消沉,直至选择逃避。她本不喜欢太过安逸的工作,为了挑战自己、提升自己,她换了一份又一份的工作,却感觉自己好像还在原地,目前的状况让她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专家分析

  南方人才市场测评中心的专家对吴小姐进行了“NEW16PF人格测评”,并和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谈,不难发现吴小姐频频跳槽的经历与她本人的性格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吴小姐的想象力极强,使她具有很浓的“完美主义”倾向,这让她可能在就业选择时过高估计自己,对工作盲目乐观。而一旦实际的工作情况不如她想象的那么顺利、有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深受上司的器重和同事的欢迎,她就会很快的失望,并且很难继续适应下去,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份工作上。同时,吴小姐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导致她的情绪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和他人的影响,可能上司或者同事给她某项意见,只是针对工作而言,却会被她看成是否定她的一种信号,以至产生抑郁、烦恼,想要逃避。

  另一方面,吴小姐的规范性很差,不喜欢被一些循规蹈矩的行为准则所束缚,这在中国目前的企业环境中难以适合,也是她频繁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测评结果分析吴小姐的基本特质:

  综合素质比较强,心理素质良好,性格外向,比较活泼,善于与人交往,有较强的人际活动能力;自信、主动,有自己的想法,并希望去实现,但目标不太清晰,想法较多,因而可能耐心不足;喜好灵活、变化,情绪较易受环境的影响。

  建议吴小姐可以从事培训讲师、营销策划、记者、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选择自行创业,避免一些比较细致、琐碎、事务性强的工作,同时进一步明确个人目标和发展机会,以便在各种选择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针对像吴小姐这样的频繁跳槽者来说,专家认为:在职业生涯的前期,变动频繁问题不是很大。但是每次变动都应该给跳槽者带来不同的经验,跳槽者都应该学习到一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回头来看,在那些看似杂乱的变动中,应该有一条清晰的轨迹。在做变动时,不要轻率下决定,要经过全面的考虑。建议为自己设计一个职业规划,从现在开始到30岁。设定每阶段的目标,这样在换工作时应该会少一些盲目。
  
  相关建议

  毕业3年以下的人,跳槽特别频繁,上面这位吴小姐的例子比较典型,刚刚毕业两年,却已经换了5家单位。为何这些人如此频繁地跳槽?大多是患上了以下一个或几个“病症”,难以克服。

  好高骛远症:没想到现实的工作总是一些琐碎小事,甚至还要受气,于是感觉乏味、厌恶。

  自以为是症:对自己估计过高,对工作总有破坏性的意见,而没有建设性的意见,结果往往是脱离实际。

  工作焦虑症:急于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做出成绩,过分苛求自己,经常处于焦虑之中,导致心情不佳。

  交际恐惧症:很清高。不愿意“奉承”领导,不愿意“讨好”同事,不愿意“取悦”客户,不能结交新朋友,只守住一份怀念,寂寞孤独。

  高压恐惧症:在学校时“舒服”惯了,工作后对于每天打卡上班、加班加点的工作极不适应,加上其他的压力,于是感觉度日如年。

  繁华失落症:看到城市繁华的景色,感受着富人丰富的物质,甚至看到某些同事的潇洒生活,再想到自己眼下菲薄的薪水、脏乱的小屋和粗糙的生活,于是产生失落感。

  人才的合理流动可以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解放,同时也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但是,面对这样一群稚气未脱的“老跳”,必须对他们的就业观进行一定的修正,否则会误导更多的年轻人。

来源:南方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44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电视台主持人辞职信

     尊敬的台领导:   您好!   三年以前,在我刚刚脱下军装还没有工作的时候,我郁闷彷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很少有为军人准备的好工作,大部分地方分配的工作是很不好的,我也没法去。…

    2022年5月17日
    125
  • 为什么吃亏的总是老实人呢?

    老实人为什么总是吃亏?职场老实人已经是一个吃亏的代名词了。很多人不理解,自己明明很努力的工作,但是却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对方只是不好的事才找自己,好事基本不会想到自己。累死累活…

    2022年5月14日
    142
  • 这世上没有钱多事少的工作

      每个人在找工作前都有过一番憧憬,工资高、工作轻松、高大上、发展前景好……你当初是被哪几点吸引后入职的呢?入职后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曾发起过一项“行业认知偏差”调查,不少…

    2022年5月24日
    156
  • 资深HR告诉你面试的关键

       求职指南、面试宝典、应聘手册……到任何一个书店去转转,总能发现一两本这样的书,有关面试应聘的包装技巧实在太多,既让应聘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也让人…

    2022年6月4日
    122
  • 高职生尤其应届生该选择工作还是转本

    为什么说教育是投资不是消费? 年轻的我们时常都是急功近利的,觉得自己念书念够了,厌烦了学校的生活,迫不及待想离开父母,进入社会自食其力。很多同学觉得念书又累又花钱,我有年轻的资本,…

    2022年5月30日
    127
  • 关于辞职旅行

    这段时间每到周五就开始因为请假的事情和老板撕逼。其实我的要求并不高,就请两三天去个香港而已,老板死活不让,说要上线了服务器就你一个人你还请假。 我本来一直计划着元旦去的,然而元旦凶…

    职场 2022年5月20日
    1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