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2000字

作者:想舍生

小波先生的书每一本我基本都有,因为要练习写作,拿他的书来模仿是再好不过的。但就目前来说,这本书我是反反复复看了两遍,来回回味,并正在看第三遍的一本书。此书一段话,结合当下疫情实际情况,很多事让我反复想了很久。

何为沉默的大多数?即弱势群体,何为弱势群体?就是一群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这个问题不存在,遗忘这个群体。这个群体沉默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些人是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些人有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一些厌恶之情。

今天是2020年7月3号,距离疫情爆发时间已经过去半年多了。在半年前,我们甚至不敢想象接下来的半年时间,我们会在家中虚无度过。疫情期间,全国上下经济呈现了断崖式下降,但却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倒逼科技进步。特别是疫情重灾区武汉,物流运输能力相比疫情前更是提升了几百倍。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身为21世纪新新人类,曾经我无比推崇无纸化、信息化时代,可能是因为学习计算机专业。

但这次疫情让我明白一件事: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已经开始抛弃遗忘“他们”了。

上周,我们公司派我从郑州出发到杭州参加阿里学习交流会,因公司发展需要。到杭州火车站后,需要出示杭州健康码,但是这个健康码的生成需要在app支付宝上完成,这对我本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需要生成的界面,要求填写现居住地杭州详细地址,而且根本没有出差人需求这个选项。首先就不说这个出差人需求选项了,就说现填写杭州居住地详细地址。

作为出差人刚到杭州,上哪里知道自己住在哪里,客户住哪我去哪里,好不好?于是我就看到,杭州火车站地铁口附近积攒了很多人,有很多是跟我一样出差的人,不过更多的是一些根本不懂操作的人。

他们很多已经上了年纪,手机还是老式的按键,屏幕小到不行,不知从哪里来,带着行李着急徘徊在地铁口,面对疫情服务人员,不好意思的问了一遍又一遍怎么操作。有人拿着老家出示的纸质版身体健康证明来给工作人员解释自己身体真的没问题,还想伸着胳膊让工作人员测查体温,但都被工作人员以工作需要搪塞回去了。

看到这一幕,我真是心酸,仿佛看到五十年后的自己,拿老花镜研究那个时代炫酷科技不知所措的样子。我自问不笨,支付宝的很多功能自己摸索就会,但当时我真的懵逼了,就想开口问这个负责人,我从火车站出来,我不是从外地来的话,我从外星来的?就算是你们本地人,都从火车站里出来了,那也算离开本地了吧?健康码选项设计只为你们留在本地的本地人?你们选项设计只有两个能选,一个是留在本地人,一个就是那种需要立刻被带走的人。请问谁会自爆自己发烧,发热?如果有,当我没说。

就这样,在门口耽误半个小时,对杭州美好印象就这样在盯着保安面面相觑下完美结束。后来在公司协调下,在自己不要脸的扯谎下,算是成功进入地铁了。但回头看,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还在那里卡着,着急到不行,而我却无能为力。

“老人”,一个名词,一个不经常出现在新闻的名词。出现的话还都大多以不友好方式出现。什么不是老人变坏,是坏人变老了啊?什么老人碰瓷小伙,小伙苦不堪言啊?不排除这种真实事件确实发生过,但我们的社交媒体难道不是为了博眼球,真切地把这个群体妖魔化了嘛?

他们活的艰难,我们何曾看到?古往今来,爆发瘟疫之后,紧跟着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动乱问题。现如今,国家强大,利用中央集权制稳定住国家经济,读后感www.simayi.net采取各种极致手段控制住了疫情,这是我们应该值得夸奖的。俗话说:“越大的动乱就会暴露越大的问题”,疫情爆发以后,我看到太多的人情冷暖,也看到了时代对老年人有多不友好。作为弱势群体,现在他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能力跟机会来发声,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只能被代表,被扣上各种各样的帽子,却无能为力。

去出差,我看到拿着纸质健康证明书的他们,因不懂电子操作,在地铁口着急徘徊。

上医院,我看到不懂上网挂号的爷爷奶奶们,围在自动挂号机前,等待好心的年轻人请教咨询。

做火车,我看到在人工窗口哭泣的老人,因人工窗口买不到他大后天去外地看女儿的车票。

在网上,我看到的有一位老人徒步在高速上走了几十公里的路程,只因无法出示电子健康码证明自己。

科技进步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生活,这句话我们听了很多年了。但我们从没有为那些为国家做过贡献,已经默默老去的前辈们,老人们考虑过。就是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他们没机会发声,也没人替他们发声。所以人们就当他们不存在,疫情出行防控措施中,没有注意他们;科技进步出行,没有考虑他们;就连他们生病想去医院看病,都被拒之门外。

那些掌握话语权力的媒体大佬们为什么老是喜欢拿老人说事呢?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没人会去反驳,没人会去给他争辩,他们攻击的那一大批人已经没能力去战斗了,这他妈打聋子骂哑巴扒绝户坟有什么区别?

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是没错,错的是我们。但有没有想过,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变笨,我们也会因看不懂科技发展而愁眉不展;我们也会因脑子不好用,看不清手机屏幕不知道怎么办?到那个时代时,咱们是不是也是被抛弃、被遗忘的那批老人…….

在此,我不呼吁别人,只想把这篇文章给我自己,提醒我自己,教育我自己。教育别人,普渡众生的活干不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00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400字

    今天,我观看了《我们诞生在中国》这部以中国国宝级为主角的剧情电影。 这部影片用拟人化的手法,从四个季节,讲述了一系列有趣而又感人的故事。有憨态可掬的大丫丫和它萌萌的女儿美美发生的温…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96
  • 读《踢毽子》有感400字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下学期的《新语文读本》。其中《踢毽子》这篇文章深深的打动了我。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汪曾祺先生讲述了他小时候和小们在一起做毽子和踢毽子的事儿,详细描述了毽子的做法…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130
  • 《森林报・春》读后感350字

    里,我读了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森林报・春》,这本书介绍了森林里的趣事,让我感受到了的神奇。 《森林报・春》其实不是一份报纸,而是一本书,它采用了报刊的形式,把一年分为1…

    读后感 2022年6月21日
    113
  • 《直到宇宙尽头》读后感500字

    读《直到宇宙尽头》有感 最近,我读到了一本书――《直到宇宙尽头》,我将近花了三天看完了这本书。 书中的故事真是太精彩了!里面有I型机器人SUN、I型家长黎、杨、姜、工型机器人,还有…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89
  • 毕淑敏《我很重要》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请大声说:我很重要 ――读毕淑敏《我很重要》有感 有多少次我都认为自己是茫茫人群中最渺小的一笔,认为我们即使逝去,世界依然还是原样。我们可能真的只是无边大地上平凡的一个…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86
  • 《中华帝国的衰落》读后感_1300字

    《中华帝国的衰落》读后感1300字 关于士绅的作用:(p.21)南北有差异,导致20世纪南北土地分布状况不同:南方宗族组织强大,公有资产多,且土地分配极其不均。原因可能有:由于南方…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2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