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如登山:學習象登山一樣。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2、名山大川: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遠流長的大河。
3、枕典席文:謂以典籍為伴,勤於讀書學習。
4、湖光山色:湖的風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風景秀麗。
5、氣壯山河:氣:氣概;壯:使壯麗;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
6、居安資深:形容安心學習,造詣很深。
7、用非所學:使用中需要的本領,與學習中得到的東西不一致。
8、晚生後學:泛指學習同一技藝或同一學問的後生晚輩。
9、千山萬水:萬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艱難遙遠。
10、氣壯河山: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同“氣壯山河”。
11、十雨五風:十天下一場雨,五天刮一次風。謂風調雨順。
12、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13、學而不厭: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14、壯麗河山:指祖國的山山水水宏壯美麗。
15、時和年豐:和:和平;年:年成;豐:盛,多。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16、學無常師:學習冇有固定的老師。即凡有點長處、學問的人都是老師。
17、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淨。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18、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帶。四川一帶的山山水水。
19、五穀豐熟:指年成好,糧食豐收。同“五穀豐登”。
20、氣壯山河:氣:氣概;壯:使壯麗;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
21、光複舊物:光複:恢複;舊物:舊有的東西。指收複曾被敵人侵占的祖國山河。
22、麥穗兩歧:一根麥長兩個穗。比喻年成好,糧食豐收。
23、然糠自照:燒糠照明。比喻勤奮學習。
24、灑掃應對:灑水掃地,酬答賓客。封建時代儒家教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25、錦繡河山:形容壯麗華美的祖國山河。
26、麥秀兩岐:岐,同“歧”。一株麥子長出兩個穗子。為豐收之兆,多用來稱頌吏治成績卓著。同“麥秀兩歧”。
27、時和歲稔:四時和順,五穀豐收。用以稱頌太平盛世。同“時和年豐”。
28、民安物阜:阜:多。人民平安,物產豐富。形容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景象。
29、十風五雨:十天一刮風,五天一下雨。形容風調雨順,氣候適宜。
30、春誦夏弦:指應按季節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後泛指讀書學習。
31、頓學累功:愚笨的人隻要刻苦學習,也能取得成就。
32、五穀豐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糧食豐收。
33、不恥相師:不以互相學習為恥。
34、篤學好古:篤學:專心好學。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
35、能者為師:會的人就當老師。即誰會就向誰學習。
36、不愧下學:愧:慚愧。不恥下問,虛心向地位低的人學習。
37、敏而好學:敏:聰明。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
38、力學不倦:力學:努力學習。倦:疲倦。勤勉學習而不知疲倦。
39、困而學之: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學習。
40、民安國泰:泰:平安,安定。國家太平,人民安樂。
41、江山如故:故:從前。高山大河麵貌依舊。多用於比喻物是人非。
42、江河行地:江河永遠在陸地上奔流。比喻事情明顯,無庸置疑,顛撲不破。
43、學以致用: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
44、困而不學: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45、故宮禾黍:比喻懷念祖國的情思。
46、敬業樂群:專心學習,和同學融洽相處。
47、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48、群起效尤:大家一起向壞的學習。
49、風調雨順:調:調和;順:和協。風雨及時適宜。形容風雨適合農時。
50、波瀾壯闊:原形容水麵遼闊。現比喻聲勢雄壯或規模巨大。
51、勤學好問:勤奮學習,不懂的就問。比喻善於學習。
52、穰穰滿家:穰穰:豐盛。形容獲得豐收,糧食滿倉。
53、不足為法:足:值得;法:效法。不值得學習、效法。
54、塗歌邑誦:路途邑裡的人全都歌誦。形容國泰民安、百姓歡樂的景象。
55、鴻鵠將至:鴻鵠:天鵝。指學習不專心。現表示將有所得。
56、下學上達:指學習人情事理,進而認識自然的法則。
57、幼學壯行:幼時勤於學習,壯年施展報負。
58、山清水秀:形容風景優美。
59、不求甚解:隻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
60、力學篤行:力學:努力學習。篤行:切實地實行。勤勉學習且確切實踐所學。
61、祥風時雨:形容風調雨順。多比喻恩德。
62、塗歌裡詠:形容國泰民安、百姓歡樂的景象。同“塗歌邑誦”。
63、蓬賴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裡,也能學習成為好人。
64、循序漸進: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65、為人師表:師表:榜樣,表率。在人品學問方麵作彆人學習的榜樣。
66、好學不倦:喜歡學習,不知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