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次危机》读后感2000字

《八次危机》读后感2000字!

前段时间,听申万策略首席王胜的路演时推荐了温铁军教授著述的《八次危机》,于是买来一读。这本书第一次出版是在2013年1月,这个时间点很重要,可以对应作者在当时环境下的考虑和验证其观点的前瞻性。

温铁军是我国农村经济研究泰斗杜润生的弟子,就是那个与邓子恢一起被毛泽东称为“小脚女人”的杜润生。在上世纪80年代杜润生的农村政研室英才辈出,夸张一点可以说杜老门生遍天下,最出名的是现任副主席曾经的纪委王书记,刘副总理当年去留学也是杜润生写的推荐信,甚至老大当年在河北当县委书记时也还是兼职农村政研室的特约研究员。再从本书中温的一些观点直接变成了中央在十八大以后的国家战略,由此可见,温铁军作为这届高层的核心智囊,其观点是值得我们重点参考和思索的。

中国从49年建国到现在一直在做的就是工业化,所有的一切经济工作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工业化原始积累、产业扩张、结构调整的60多年中,我国的经济发展绝非一帆风顺,细分起来,总共发生过八次危机。分别是工业化初期:1958年——1960年苏联援华中断;1968年——1970年国家战略调整进行三线建设;1974年——1976年第二次外债压顶;改革以后:1979年——1980年财政赤字压力延续;1989年——1990年高通胀、连锁负债危机叠加政治风波;1993年——1994年财政、金融、外汇三大赤字同步;纳入资本全球化以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97年以前的6次危机都是财政赤字危机直接引起的经济系统内生性危机,而之后两次是国外经济危机引起外需下降,输入危机。6次内生性危机在宏观政策上以紧缩化解,后两次输入型危机以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投资、拉动内需。

上世纪50年代末,面对苏联的讹诈,对中国主权的威胁,毛泽东的回应很有个性:“你把中国拿去吧,我上井冈山!”,随即苏联撤走专家,1960年国民经济快速下滑21%!之后美、苏不断以武力特别是以核打击威胁中国,中央干脆搞了“三线建设”,让敌人打不着。所以,从历史看中共从来不吃讹诈威胁这一套。

1988年国家计委的王建提出了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构想,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际大循环,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一方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换取外汇。中国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由此开始,199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此后顺差连年攀升。前几天,在两会上,老大提出逐步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应该是面对国外经济深度衰退、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形势下的新举措,也极有可能是我国经济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发展大方向。

与西方特色工业化过程长期向外转嫁成本不同的是,中国一直都是靠自身来消化工业化成本,而农民在这一过程中付出是尤其多的,读后感www.simayi.net特别是在工业化的前半段。城市缺少就业岗位,年轻人不能安排工作了,养不活了,怎么办?到农村去。工业化原始积累缺少资本,怎么办?劳动力资本化,从“三农”提取剩余。

很多人认为中国极度集权,但看完本书会发现,地方政府向来“尾大不掉”,因为中央有中央的计划与考虑,地方有地方的利益与难处。为什么要强调两个维护,想来也是有原因的。

书中还简述了作者几次闭门研讨会的记录,主要是关于全球危机和中国的应对方式。作者在2011年预见性的提出,全球化进程中有“法西斯化”的趋势,表面对立的激进自由派和垄断经济实质都是保守主义“拉倒车”——回归已被证明失败的19世纪西方政治和东方财阀经济。

2010年,其提出中国长期对美国双重输入(低价商品和资本),以在经济上维护美中关系,但其仍将中国作为主要威胁,有鉴于此,中国需要在保持沿海外向型经济的同时进行结构调整,另外要另辟蹊径,将综合性的战略投资转向东南亚和中南亚,进而转向西亚和北非,通过构建香港至亚历山大港的亚非大铁路,形成中国东南部制造业中心地区通向北非的大陆桥通道。这不就是“一带一路”的雏形嘛。

2010年,应对灰色收入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形式下,其提出了渐进政改下,从严治党、脱贫攻坚战的雏形,“还账”农民。

全书对新中国经济发展史、当前国内环境、城镇化、国际关系都有很多精彩的论述,本文不一而足。总体读下来最深的感受是新中国工业化之路充满坎坷,尽管我国曾经发生过这么多次经济危机,甚至在60、70年代经济多次断崖式下滑,甚至在90年代初中国崩溃论在西方流行,甚至在90年代危机硬着陆引发国企下岗潮、国有金融机构倒闭,但每一次我们都成功的挺过来了,每一次危机过后,我们都更强大了,就像有句谚语说的“life always finds its way out”,年年困难年年过,与其忧虑未来,不如活在当下。李克强总理在昨天两会闭幕答记者问中提到“中国有6亿人每月收入1000元”,我想大多应该还是农民,真相就是这么残酷,农民很苦,曾经承载很多,作为一个利益集团在政府也缺乏代言人,未来需要还账,缩小贫富差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有许多艰难险阻,需要进行伟大斗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44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最大的麦穗》读后感1000字

    谈机会――读《最大的麦穗》有感 巴尔扎克说过:“机会来的时候像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机会,两个简简单单的字,一个没有多大含义的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会碰见的。有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20
  • 《驯兔记》观后感400字

    我不想变成  ――《驯兔记》观后感 今天,我和、们在教室里看了一部影片,名叫《驯兔记》。看完后,我受益匪浅,希望也能够给更多的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吧。 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是李…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381
  •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600字

    【第1篇】 寂寞很吵,我很安静;情绪很多,我很镇定,困难很扰,我很适应。――题记 沉默支撑越过陌生,静静看着凌晨黄昏,你的身影失去平衡,慢慢下沉……夕阳下孙少平孤身的背影在余辉的照…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264
  • 《好父母棒孩子》读后感600字

    最近有幸拜读了《好父母棒孩子》这本书,感受颇多。这本书从从健康生活、智力开发、个性发展、素质教育这四方面来阐述影响孩子一生的好习惯养成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今天就从“走进孩子的情感世…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97
  • 呼兰河传读后感600字六年级

    【第1篇】 读《呼兰河传》有感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她的名字叫《呼兰河传》,作者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之所以我读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是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读的书。 下面,就让我…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96
  •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后感_800字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后感800字 《当呼吸化为空气》的作者在身患重症后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回顾,可惜最后被上帝召唤了去,令人叹息。相比之下,曾在苹果、谷歌等IT公司担任要职…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