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席慕蓉散文集》有感1000字

席慕蓉,一个如诗一般的女子,她的字如水,平淡清澈,却照亮了薄凉的人心,她的文如麦,颗颗小而微不足道,但却粒粒精华,如同米麦填饱肚子,而文麦填充灵魂。

在黑暗的河流上

“所有的生命在陷身之前,不是不知道应该闪避应该逃离,可是在这样美丽的夜晚啊,藏着一种渴望却绝不容许。”

这诗一般的女子在此处散发了光辉,每一篇小诗都是进行心灵的洗涤,几经诵诗,忘却的是满地繁华。

这册《黑暗的河流》收录的是席慕蓉所有的小诗,而这一首首小诗,过多的,是“情”, 席慕蓉将最多最多的浓墨都用来抒写这个“情”字。爱情、亲情、,太多的情,使每每一首诗,都无不令人为情之所动。而我最喜欢的,是在《黑暗的河流》中的《前缘》。“你若曾江南采莲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一条。你若曾是那个逃学的顽童,我必是你袋中掉落的那颗崭新的弹珠,在路旁的草丛里,目送你毫不知情地远去。你若曾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柱香,焚烧着,陪伴你过一段静穆的时光。”前生的错过在前世或是悲歌,但在今朝,却是美好,人生未必有前世今生,但宁愿相信前世的亏欠,也未能无视今朝的过错。

槭树下的家

“我只想回到这个对自己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的环境里,在和自己极为相依的人群里停留下来,才能够安心地去生活,安心地去爱与被爱。”

这册《槭树下的家》透着浓浓的爱,情与爱不可分开,而席慕蓉就是如此的会描情抒爱,这册中,家人之爱是主格调,是多么无私,是多么安祥。是的,在槭树下静静回想,静静的直入梦乡,安心的去爱与被爱。“在深夜的高速公路上,我轻轻呼唤着那些过往的岁月里对我温柔微笑的,我从前那些所有的不能再回来的,不禁一个人失声痛哭了起来。车子开得飞快,路好黑好暗啊。”

透明的哀伤

“年轻的时间,心中的阴影来自那对前路的茫然无知,一切都没有启示与征兆,是的,在这样美丽的夜晚里,生命是可以包含着月光,却不得不在同时也包含了一层透明的哀伤。”

人生几何,有棱有角,过多只是事后启示,留给后人的也只是一种警示,在这册《透明的哀伤》,席慕蓉给我的是一种人生感悟与警示,每一件事情以小见大,反应出来的都是字字箴言,给人一种努力求上进,脱离粗俗的感觉。

在《昨日》中,她这样写道:“那天夜里,在有着许多回廊的古老修道院的窗前,年轻的我好像听见有人在一页一页地翻动着书页的声音,不觉起了一阵轻微的寒战,开始明白了昨日两个字的真正意思。”昨日,无非是又一天的过去,新一天的来临,但我们又怎能不去想,昨日的我,又做了什么呢?

席间一麦味凉,慕隐夜秋还伤,蓉情谊深绵长,醉是字中他乡。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8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英莲,应怜——《红楼梦》读书笔记400字

    英莲,应怜——《红楼梦》读书笔记400字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遇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是英莲的判词,这判词同时也揭露了她悲惨的一生。 英莲的谐音为“应怜…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23
  • 《说食画》读后感_700字

    《说食画》读后感700字 开始觉得一般,越读越有意思。有些文章简练诙谐有余味(比如杠子馍记那篇、黄瓜那篇,鸡脯食饼那篇,等等),有些很平实但动人(紫藤那篇、好面那篇、槐花、萱草花小…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70
  • 《蓝石头》读后感800字

    美丽的蓝石头,美丽的心灵 ――读《蓝石头》有感 《蓝石头》,是这个,我所读的书里面,我最喜爱的一本,而且我读了很多遍,我觉得故事很美好,金瓜儿和银豆儿特别有爱心,就像蓝石头一样,特…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130
  • 读我们仨有感800字

    读我们仨有感800字: 说起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其实应该算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然后阅读了这本书,当初的自己还是一个学生,因为当时自己心仪的女孩特别喜欢看书,而且对杨绛先生特别的崇拜,…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22
  • 《尔谈艺术 Art Issue(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读后感_1100字

    《尔谈艺术 Art Issue(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读后感1100字 在读电影密码时,弗洛伊德说艺术是艺术家们的白日梦。想起别人曾对我说的,你有艺术家的病,没有艺术家的…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54
  • 「我是你爸爸」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王朔 你能看出更深的东西你就看,你不能看出更深的东西,起码也让你乐一乐——王朔。人到中年与妻子离婚的马林生是一家书店的小职员,有点装腔作势却活得很窝囊,富于幻想却又不切实际。…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1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