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出路》读后感1000字

读《困境与出路》,企业如何实现破坏性增长!

“股票市场残酷地惩罚了那些让增长停滞下来的公司”。增长的停滞直接导致股票市值大幅缩水,也直接表现为投资者账户回撤,而超预期的增长会带来市场的亢奋和巨大的收益。因此,增长成为企业家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强大的公司会发展停滞甚至走向失败?新公司如何颠覆并取代目前该行业内的霸主企业?为了找到答案,克里斯坦森与雷纳研究了企业增长的路径,《困境与出路》这本书提炼了两个人的研究成果。

书中的重点是创新性增长,它被进一步划分为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维持性创新以挑剔的、高端产品消费者为目标,这些消费者要求要求得到性能更好的产品。为持续创新更多发生在市场地位强大的公司,它们延续原有成功路径,退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更好的手机、更大的销售网络。

与此相反,破坏性创新是指引入与现有产品相比尚不够好的产品和服务,他们破坏并重新定义了这一轨迹。

破坏性创新有两种:新市场破坏和低端破坏。

“新市场破坏”推出的产品使用更简单或是价格更便宜,面对的是新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没有使用或拥有过原来的旧产品。智能手机就属于新市场破坏。当年的诺基亚手机,质量可靠、价格便宜,人见人爱,看上去市场地位无比稳固,可是当智能手机面世并不断发展,诺基亚的大厦轰然倒塌。诺基亚CEO奥利拉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过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说完,连同他在内的几十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令人悲凉的是,市场竞争不相信眼泪。

“低端破坏”没有创造新市场,代表了低成本的商业模式。沃尔玛就是典型的低端破坏,其商业口号是天天低价,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低毛利率、高周转率,传统的西尔斯百货毛利率是40%,存货一年周转3次,沃尔玛毛利率降为25%,存货周转竟提高到一年5次,总收益美美哒。面对沃尔玛这样的竞争者,西尔斯百货大势已去。

通过对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分析,作者的观点是:破坏是增长的主要源泉。

创始于1987年的国美电器,与成立于1990年的苏宁电器,曾经是家电零售领域的竞争对手,当年江湖地位十分风光。2006年在上海市场的争夺战中,国美收购了永乐电器,而苏宁则在上海连续开出多个门店,“美苏争霸”双方的举措都是维持性创新。

破坏者来自电商,阿里和京东利用互联网,消除中间商,降低交易成本,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电商是一个混合型破坏者。它采用降低交易费用的方式从美苏那里抢夺了部分顾客,又通过网络,覆盖了美苏市场以外的消费者。目前的国美营收连续3年下滑,苏宁奋力转型追赶,前景仍难言乐观,“破坏性创新”的威力可见一斑。

这本书更像是写给投资者看的,对于把握成长性投资机会还是很有帮助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86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山羊不吃天堂草读后感800字高中

    读一本好书,如饮灵泉,渐渐成熟的心灵相互感应,潜移默化,慢慢地抹去了浮躁,令人终生受益。 每一本书就像知识里的一朵浪花,而每一朵浪花则像是宝石一样闪烁着奇异光彩,让人无限地精彩,令…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15
  • 《灰姑娘日志》读后感600字

    里,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灰姑娘日志》这本书。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依然爱不释手。 主人公陈星儿是我们的同龄人,可是却生活在和我们不同的环境里。她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91
  • 读《梅花香次苦寒来》有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香次苦寒来》,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分功的含意。 故事讲述了,梅兰芳小时候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喜欢看戏,八岁时拜师…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82
  • 余华活着读后感800字

    【第1篇】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讲述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他的人生就像翻倒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千滋百味;又像六月的天,风云突变,反复无常。使得我在读书的同时,…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86
  • 工作就是一种修行——《活法》与《干法》读后感心得体会

    工作就是一种修行——《活法》与《干法》读后感心得体会: 对于工作、生活、兴趣在每个人心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和意义,每个人的理解其实是不尽相同的。但工作一定占据重要的意义,…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21
  • 《带着武器的鱼》读后感300字

     《带着武器的鱼》读后感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为我们带来丰富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在里,我阅读了许多书籍,但最为喜欢的是杨红樱写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6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