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落花生》有感500字

1、读《落花生》有感500字

读了《落花生》一文,我感受很深。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经过,用借物喻人的方法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

读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段时,我感到非常内疚,因为我曾经也经常夸耀自己,而看不起别人,还有就是当我读到“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种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自己鲜红嫩绿的果实挂在树上,而花生却把自己的果实埋在地里,必须挖出来才知道。”这段话又让我觉得花生这种默默无闻的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我上学时遇到一个清洁工阿姨在扫地,地面太脏了,所以灰尘乱飞,过路的人都避让三分。此时,一位穿着华丽的女士从旁边经过,或许是清洁工阿姨没注意到,所以把灰尘弄到了那位穿着华丽的女士身上了,那位女士马上火冒三丈,怒吼道:“你没长眼睛啊?灰都弄到我身上了,烦不烦啊!”清洁工阿姨只好赔礼道歉,我当时非常生气,大家或许多少都沾了点灰尘,有什么大不了,从另一边走不就得了嘛!人家是在为城市清洁做贡献,你自己一天不知要产生多少生活垃圾。

《落花生》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具有花生品质的人。

2、读《落花生》有感500字

花生,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仅仅是好吃吗?不!特别在读了《落花生》后,我再次刷新自己对花生的认识。

本书讲了许地山成长的故事,从台南战乱到移民大陆,再到父亲对他们兄弟的影响,在他心中刻上了“朴实无华,无私奉献”八个大字。读后感www.simayi.net这八个字虽简约朴素却有深刻含义,简直就是花生的真实写照,是啊!相对于外表华丽的苹果、桃、石榴,花生的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精神在这一刻显得格外夺目!不禁让我联想到,生活中那一抹亮丽的红,它迅速与花生的影子重叠。

还记得那次四川凉山森林大火吗?1300余人挺身而出,奋战近20个小时参与救火,最终以30名青年消防员牺牲宣告结束,但他们用生命保护村组15个、民房30余户,至今回想那新闻仍不禁眼眶发烫。

生活中的他们顶着高温酷暑,身着厚重防化服,第一时间在抢险救援的事故现场中冲锋陷阵,不就和许地山笔下的花生一样吗?它埋在泥土里,只露出枝干,可到成熟时,它一点都没隐藏,将自己倾情奉献!你看,花生叶晒干可以作为牛羊的饲料;花生壳可以充当优质养花肥料;花生仁可以榨油、制成各种食品……你看花生,浑身上下都是宝啊!

看着落花生,我陷入沉思,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86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皮皮鲁送你100条命》读后感600字

    “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只有一条命。可皮皮鲁却有一百条命送给大家,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皮皮鲁说的是电脑游戏里的命,还是他拥有神奇的法术?别着急,看过这本书后你就会恍然大悟,每条命都代表遇到…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282
  • 读《爱上读书的妖怪》有感300字

    读《爱上读书的妖怪》这本书,全程让我乐的直不起腰,这本书的笑点实在太多了。 书中内容,主要是讲几个妖怪喜欢上读书的事情,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笔记本精。笔记本精,是一个旧笔记本修炼而成…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13
  • 二战那些事读后感400字

    一战后,《凡尔赛条约》要求德国取消空军和装甲军。   1918年11月11日下士希特勒退伍回到慕尼黑成为警察局的密探。在一次行动中,希特勒加入了德意志工人党【后纳粹党】并成为党魁。…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95
  • 我与地坛读后感800字

    热爱生活爱在当下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与地坛》是很久以前就想要看的,但以前总觉得没有时间,大概是懒,就推脱掉了。虽只看了其中一二但也让我感到真情迸发,以至于数年过去仍还记得…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92
  • 《青蛙合唱团》读后感400字

    《青蛙合唱团》读后感400字: 这个暑假里,我读了《青蛙合唱团》这本书,它的作者是杨红樱。 《青蛙合唱团》讲的是一个从乡下来的青蛙合唱团,因为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让他们在乡下再也…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26
  •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读后感1000字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读后感1000字: 第一次认识“等分除”和“包含除”,并不是在课本里,而是在教学除法时,办公室老师一起讨论时从前辈们口中听来的。对于除法运算的引入,传统教…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