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有好生之德——莫言《蛙》读后感2000字

上天有好生之德——莫言小说蛙读后感2000字:

1月30号下午,寒风冷雨,奇生老师在高三四楼办公室读《百年孤独》,他问我进度如何?我说《百年孤独》买了但还没有读,《蛙》倒是去年5月份左右读了。他兴奋地说:“那你快交一篇读后感给我。”我说:“我还没有写呢。”他笑着说:“不限字数,明天给我吧。”奇生老师是热心人,他牵头成立了我校教师“读书群”,每月选定几本同一风格的书供大家选读,彼此交流心得,对教师的成长是极好的事。

我知道,这事不能再拖了,进了这圈子,多少得尽一份力。

也是在今天,《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名为《孤独的日本老人,进食时都怕死于窒息》的文章,文中说,日本每年在进食时死于窒息的人,比死于交通事故的人还要多。这一数据的背后,反映了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非常严重(目前,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25%),结果很多日本老人孤独地生活,孤独地死去,这一现象被媒体称为“孤独死”。另一方面,“佛系”气息浓厚的日本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婚育,无欲无求,少婚少子。前几天朋友圈很火的旅行青蛙,也许是日本中老年人孤独的内心写照。

而据相关研究显示,中国正经历与日本相似的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的人口变动,中国的生育率自1990年代初期以来就一直低于更替水平,其原因除了思想观念改变、育儿成本上升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制度因素便是计划生育政策。

《蛙》描述的,便是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蛙》中最传奇的人物是“姑姑”,她个性爽直,行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她根正苗红,意志坚定,党性强,“生是党的人,死是党的鬼”。她若生活在革命年代,定是刘胡兰式坚贞不屈的革命战士。在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黄金时期,政府鼓励多生,那时的“姑姑”,是用新法接生的“天才的妇产科医生”,她的手有神性,是“活菩萨”,是“送子娘娘”。

后来人口膨胀,计划生育成了基本国策。听党话、跟党走、“一颗红心,永不变色”的“姑姑”,坚信“不搞计划生育,江山要变色,祖国要垮台”,成了计划生育政策最坚定的执行者和计生战线上最鲜艳的旗帜,别的地方尚有通融与潜规则的余地,她铁面无私、立场坚定,从“活菩萨”变成“活阎王”,似锦衣卫一般追杀四方,不叫一人漏网。她糟蹋了成百上千超生胎儿的性命,也直接或间接造成耿秀莲、王仁美等几个孕妇殒命。

“姑姑”的侄媳妇王仁美超生躲在娘家猪圈旁边的地窖里,“姑姑”用链轨拖拉机毁掉娘家邻居的老槐树,准备把仁美娘家四邻的房子拉倒,逼迫仁美接受人流,仁美在进入手术室前,与“我”的对话情意绵绵,最后回头望了“我”一眼,这一回头,便是永别,仁美死在“没有发生任何失误,抢救措施也正确得当”的人流手术中。

家里,父亲和母亲拉锯用柳木板给仁美准备棺材,锯子发声响,锯末子在阳光中飞散……莫言写到:

你不长眼吗?父亲突然暴怒了,他训斥着母亲,不是有墨线吗?锯口走偏了半寸,你还看不到,你还能干点什么?

母亲爬起来,嚎啕大哭着进屋去了。

母亲肝肠寸断,强忍悲痛,六神无主之际,哪能看准墨线!父亲一肚子悲愤,却无处发作,儿媳与孙子,死在自己妹妹手上,此刻唯有冲母亲怒吼。

对父亲的痛与哀,莫言继续写道:

父亲扔下锯子,弓着腰走到水瓮边,抄起水瓢,仰脖子灌水。凉水沿着他的下巴、脖子流到他的胸膛上,与那些金黄色的锯末子混合在一起。喝完水,父亲走回去,一个人抄起锯子,猛烈地锯起来。

从“我”与仁美进手术室前说情话开始,读到此处,我盘旋的眼泪再不能自已,无力的痛感在眼前蔓延开来。

这个数字有点冷:

晚年的“姑姑”突然嫁给民间泥塑艺人郝大手,源于“姑姑”退休当晚醉酒,在回医院宿舍的路上,走到一片洼地,被成千上万的“蛙”包围、攻击、撕扯,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蛙声本是丰收与生命繁衍的象征,此时的蛙声如哭似怨,分明是打掉的胎儿的魂灵向“姑姑”索命。“姑姑”与郝大手相遇而得救,婚后郝大手与“姑姑”合作,将被“姑姑”无情打掉的二千八百个胎儿,一一以泥娃娃的形式,还原重生,个个有姓名,人人有好去处。“姑姑”对“我”超生胎儿充满期待和欣喜。这些应是精神失常的“姑姑”晚年的忏悔与自我救赎。

《蛙》中王仁美是个率真、爽朗、坦荡、俏皮、有主见、有骨气的姑娘,她“有两条仙鹤一般的长腿”,本已与肖下唇订婚的她,不满肖下唇考上大学后的张扬,主动退婚,大庭广众之下向“我”求婚,颇有红拂夜奔的气概,但仁美不想当官太太,只想生2个小孩,当得知“姑姑”偷偷给她放环时,她火冒三丈,哭闹不休;她冒着风险找袁腮取环并再次怀孕,她千方百计地想要第二个孩子,却没能逃脱“姑姑”的魔掌,并为之送命。她与千千万万类似遭遇的母亲,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受害者。

张大千所作红拂女画像:

如今,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成为过去,愿王人美等人的悲剧,不再重演。古人说:“上天有好生之德”。指上天有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品德;泰戈尔说:“每一个婴儿出世,便证明神对人类还未曾失去信心。”愿天佑中华,子孙永昌,生生不息,不入日本冷冷清清、孤苦伶仃之后尘。作者:黄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98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500字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500字! 自从看过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被主人公为了梦想而抛弃一切的执着和力量深深打动了。那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几乎家喻户晓,很长一段时…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2
  • 读《追黄鼠狼的孩子》有感400字

    ,我读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叫《追黄鼠狼的孩子》,我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 书中讲的是一个叫石玉的孩子没看好家,让老黄鼠狼偷走了大。石玉对老黄鼠狼穷追不舍,结果逮回了两只小黄鼠狼。…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13
  • 观《冰河世纪》有感600字

    这个,我看了一部3D电影《冰河世纪》,让我印象深刻。 一开始,只见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黑色的东西,在慢慢地东张西望着,慢慢蠕动着.一开始,我被它吓了一跳,后来镜头慢慢放大,我才看清楚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89
  • 《蔡澜旅行食记》读后感_800字

    《蔡澜旅行食记》读后感800字 前前后后一个多月 总算是利用零散的时间 拼凑着把这本书看完了 这是一本无论什么时候捧起来看都看得下去的书 适合闲时阅读《蔡澜旅行食记》全书分为三个部…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331
  • 《小萝卜头》读后感450字

    里,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小萝卜头》。 这本书讲述了共和国最年轻的革命烈士宋振中和他的父母,在国名党反动派最黑暗的人间魔窟,白公馆、渣滓洞等秘密监狱里,与敌人顽强斗争的事迹。在狱中…

    读后感 2022年5月26日
    139
  • 《背景》读后感_500字

    《背景》读后感500字 本书是著名作家肖仁福的一本中短篇小说集。选录了作者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作者发表过的《古马镇》、《如影随形》、《背景》、《夕阳西下》、《秋意阑珊》、《弈乡》…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2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