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勇谋之剑——小说《亮剑》读后感

亮出勇谋之剑——小说《亮剑》读后感

军事题材小说近年来一直畅销各大图书排行榜,而《亮剑》无疑是当中翘楚。它虽然是一部年代相对早些的小说,但其艺术风格、故事情节走向,以及对我个人工作生活的各种激励和指引,使得我一直将这本书放在案头,忙里偷闲时翻几页,通过小说故事的描述,更多的反思自我,从小说中获得更多的精神食粮。

近期,借公司举办职工读书征文活动之机,我又一次翻开书本,书虽已翻旧,也已经没有新购时油墨的芳香,但再次阅读,又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借此文向各位领导、同事们汇报个人阅读的感受,不足之处,请各位斧正。

小说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勇往直前,慷慨大义的英雄形象,从每个性格特点丰满的英雄形象上,都可以找到相互之间的共同点,那就是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亮剑精神。

作为亮剑精神的代表,作为小说《亮剑》英雄群像的核心,主人公李云龙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面对强大的敌人,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而以解放战争年代为背景讲述的故事,对今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依然有很多激励和启发。

01、亮剑,即亮出勇于担当之剑

对于李云龙来说,亮出勇于担当之剑,体现在他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过硬作风。所有要求士兵达到的战斗战术标准,他首先做到,懂才能会,会才能做,做才能精,精才能做到管理有方,领导有力。他带出的部队没有逃兵,都是“嗷嗷叫”的部队和“嗷嗷叫”的士兵,究其根本原因,必然是他勇于担当,身先士卒的亮剑精神。

我认为,亮出勇于担当之剑,对于当下的时代,还体现在坚持不懈进行学习和训练,不折不扣执行标准,以及坚持诚信为本不推不诿实事求是的做事作风。

不学习就没有提高,不坚持训练和锻炼,就不会成为行家里手。就像那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所描述的那样,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而坚持的过程之枯燥,往往会让人打起退堂鼓。但是,没有了坚持不懈的学习和训练,敢于和勇于亮出的剑,也一定不是那个最锋利的宝剑。

不折不扣的执行标准,其实也泛指法律、规定、规矩、手册等等。对标准的严格执行,是我们临门一脚亮剑的准确率的保证。同时,如果通往成功的道路真的有捷径,那么除了不懈的坚持以外,对标准的严格执行,无疑会让我们少走弯路。

在小说《亮剑》里,李云龙战功赫赫,但是他也有因为一时冲动造成不好后果的时候,但是,当他的决策和做法出现错误,丝毫没有埋怨和推诿,老老实实从团长降职为营长。这种毫不推诿的担当,其实就是他做人的底线。守住诚信的底线,坚守实事求是的堡垒,就不怕我们努力的方向得不到最完美的结果。

02、亮剑,即亮出创新之剑

所谓有勇有谋,这个谋,在当下,更多的被理解为智慧,而我则将这个智慧提升为创新。

解放思路是创新,思路决定出路;善于总结不足提高能力是创新,创新也是哲学中否定之否定的原理得到的启发;善于学习和转化是创新,在大部分领域,模仿学习是创新的基础,能够结合自身进行转化同样也是重要的创新。

亮出智慧之剑,亮出创新之剑,才能让亮剑精神更接地气,更符合时代的需要。

03、逆境中必须亮剑

篮球比赛中,比分落后一方的教练,通常都会叫暂停,给队员布置战术,很常见的就是,安排一次以小前锋为核心的快攻,或者大中锋为核心的突破暴扣扣篮。之所以要这样安排,主要是在失利的时候,每个人都不能失去心里的“势”,李云龙的独立团打仗如此,各种比赛竞争如此,我们多彩的人生更是如此。

纵观人生小百年,有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浮浮沉沉,有邓小平三起三落,但是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就在于他们在逆境中没有失去对信仰的追求,没有忘记对自己远大梦想的追逐,在逆境中,成功的人或调节自我,或转移重心,或重整旗鼓,但是不论怎样,都是在和最大的敌人做斗争。我们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对手,不是冤家,更不是身边的伙伴,而是我们内心的那个“小我”。顺境给人带来的满足感很大,但是幸福稍纵即逝,唯有战胜自我,逆境中亮剑,才能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读《亮剑》很多遍,这次重读,给我带来更加深刻的感受,同样的文字,不同的年纪,不同的环境,给我带来的思考每次都有所不同,每次都有自我的提升。我喜欢《亮剑》,我愿为邮航事业发展亮出努力之剑,我爱阅读,我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书海中徜徉,享受无穷无尽的快乐!

作者:乌鲁木齐办事处杜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00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叶落归根,便是真

    原来,原来世间的一切都可以伤人,改变可以伤人,所有的一切都要怪那颗固执地怎样也不可以忘记的心。 有多少人曾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也许内心有太多的不情愿,但终究是迫不得已。也许身处异乡…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92
  • 《迷途的羔羊》观后感350字

    【第1篇】 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名叫《迷途的羔羊》的法律政治片,令我深受启迪。 这部片子主要讲述了:刘东、杨小南、贺北三个品行端正的学生。因为去网吧,趁一位男士正在打嗑,禁不金钱的诱…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110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500字–以刚毅为舟

    苏联著名的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是啊,书籍可以给我们丰富的知识。然而,就是这样,我才深深的爱上了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06
  • 读《像山洪一样的掌声》有感400字

    今天 ,我读了《像山洪一样的掌声》一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周总理瘦弱的身躯在我的眼前越来越高在,我的耳旁仿佛听见了那激情四溢,真挚响亮的如山洪一般的掌声。 1966年,河北省…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109
  • 读《芦荟》有感450字

    今天,我读了《芦荟》这篇文章,它讲述了作者十分喜爱家中的芦荟。芦荟一年都是翠绿的,只是偶尔在开花。芦荟的叶子两边有一些小尖刺,叶子呈翠绿色,上面还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白斑,这便是芦荟为…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75
  • 《罪与罚》读后感600字

    很草率无知地记一下,待重看资料,看罪与罚,第一感觉就是看到了尼采,当然还是很不一样的。 陀氏借老练的警察之口断定拉的思想是一种“平凡的理论”,法律系出身的主角却因无法彻底贯彻这一思…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