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花开遍野——读《平凡的世界》有感1000字

高粱花开遍野——读平凡的世界有感1000字

虽然还只是一名高中生,可我却时常思考生活的真谛,感慨平凡的本质。直至阅读了路遥先生的巨著《平凡的世界》后,我顿然醒悟,我的青春之血也由此沸腾。

日升日落,云卷云舒,世间万物都在变化着,历史的长河向远方潺潺流去。那是“文革”时期,一个黄土地的世界和一群勤勤恳恳的为“工分”打拼来换取粮食的人,他们在这片贫瘠之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朴实无华却生生不息,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世界却造就了一个不甘于命运安排的孙少平。

在路遥先生的笔下,孙少平没有一路披荆斩棘最后成为一代天骄的热血情节,也没有以王子的身份迎接公主最后过上幸福生活的童话场面,更没有家财万贯等着他继承的人生轨迹。有的,只是用并不华丽的词藻写就的“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他是一个有着高中文凭受人尊重的教师,却也是一个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的“揽工汉”。他曾为田晓霞的死而失魂落魄过,也曾在小翠受包工头的欺凌时挺身而出过,他在痛苦与磨难下骄傲地抬头,挺胸,踏步。热爱生活、自强自立的品质在他的身上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而我们生活在这个没有动荡的幸福美满的年代,家人朋友几乎为我们挡下所有苦难,我们变得像温室的植株一样,一旦有点寒风挫折,便被压得抬不起头。于是我们总是抱怨生活无聊、学业繁重、心情郁闷,我们只在父母的催促下无奈地蜗牛般迈步;我们在游戏中迷失了方向,分不清现实和虚拟而空虚度日;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我们在麻木的享乐中变得逆来顺受,但回过头去看那个年代生活在那片贫瘠之地的可爱的孙少平们,他们一贫如洗却在劳动中唱响一首首欢乐的歌;他们的道路艰难曲折却自强不息;他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却对生活无比热爱!面对坚强不息的平凡的他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呢?

“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活着。”孙少平身上那热爱生活、自强自立的可贵品质一直在我内心荡气回肠!

黄土地上,那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儿又一次唱响淳朴的民歌。而在他们的身旁,高粱花开遍野……

作者:林启恩纪念中学绿之梦文学社 周泽泰

简评:这篇读书笔记先以简要的语言向读者介绍《平凡的世界》的内容,表达了“我”对主人公孙少平热爱生活、自强不息品质的赞美与崇敬之情。而后,以“生活在这个没有动荡的幸福美满的年代”的青少年“总是抱怨生活无聊、学业繁重、心情郁闷”的生活状态,与孙少平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却对生活无比热爱”进行对比,感悟深刻,情感真切,主旨鲜明。结尾“高粱花开遍野”既呼应标题,又引人遐思。指导老师:吴雪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01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蜡人儿和小铜人儿》读后感300字

    我最爱的一本书是《小蜡人儿和小铜人儿》,这个故事写的是:他们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整天吵来吵去的,意见不合。通过玩跷跷板,玩滚铁环,到共同齐心合力的完成事情,发挥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135
  • 读《绿房子》有感1200字

    绿房子,顾名思义就是一座绿色的房子。大家可以想象:在一个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的小村庄里,有一座用许多绿叶编织成的房子。我们的主角小溪和他的姑姑鹿岭住在这儿。 小溪是一个神奇的“梦精灵…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16
  • 读《成功需要学习》有感500字

    成功需要学习――读《成功需要学习》有感 为什么成功需要学习?因为无论你有多么深的造诣,有多么辉煌的经历,只要你放弃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被现实惩罚。这是我读了《青少年最应该懂得的10…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65
  • 《孽子》读后感1000字

    作者:沐晗君 最开始看这本书时,是被他的标签所吸引。 翻来现当代文学史,书中为这本书做了这样一句注解: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第一部以同性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关于同性恋的话题在文学中…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32
  • 读茶花女有感1000字

    读《茶花女》有感1000字: “你们同情见不到阳光的瞎子,同情听不到大自然声响的聋子,同情不能用声音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哑巴;但是,在一种虚假的所谓廉耻的借口下,你们却不愿意同情这种心…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0
  •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后感800字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后感800字: “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怎么也坚持不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每当看到网上有人把村上春树同“自…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