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

友谊——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

当秋雨轻轻拍打我窗,我再次捧起了我最爱的《追风筝的人》,眼前浮现起哈桑和阿米尔坐在白杨树的树杈上,晃荡着他们没有穿鞋子的脚丫子,他们欢快的笑声穿过了高大的白杨树,回荡在整个阿富汗的天空,回荡在我的心中。

“他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二人最后一次在一起玩耍。阿米尔在紧急关头的懦弱逃避,使二人的友情走向悬崖。

苏联入侵,阿米尔与他父亲逃到美国。可是对朋友的背叛,让阿米尔抱着负疚、痛苦与自责在美国煎熬地生活。终于,拉辛汗的劝说让阿米尔重新回到了那片故土拯救了哈桑的儿子。偿还了自己的过错,救赎了自己的灵魂。

阿米尔一开始选择了默默地在心中忏悔,然而阿米尔本想将自己的过去掩埋,但哈桑,那个兔唇男孩的笑脸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终于,他踏上了赎罪的旅途,也许用实际行动的赎罪,用善行去忏悔自己的过错,才是最有效的吧。这也是为什么当阿米尔保护索拉博,被阿塞夫殴打时,他会痛快地放声大笑。因为,他保护了自己挚友的儿子,就像当年哈桑用弹弓吓退阿塞夫与他的同伙一样。他终于为哈桑对自己的忠诚给予了回报。

阿米尔的父亲一直认为儿子一点也不像自己。其实不然。他为自己对阿里犯下的罪行去做更多的善事来弥补,来减轻自己的负疚;而阿米尔则用救助哈桑的儿子来弥补,他们其实一模一样。他们都曾在背叛中苦苦挣扎,最后又通过帮助自己伤害过的人的后人来完成了对自己灵魂的救赎。

而哈桑,这个为阿米尔牺牲了自己,却依然忠心耿耿的仆人。连临死都要保护挚友的故居。在他喊出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时候就已经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的主人,自己的挚友付出一切。他们的真挚的友情就算已经走向悬崖,但是哈桑从来没有认为阿米尔对不起自己过。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因为他们早在孩提时代,就在那棵石榴树上刻下“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时候,就已经刻下了自己的友情,与永不背弃的誓言,即使阿米尔背叛了他,他也不会有一丝憎恨。

至于阿米尔和哈桑他们他们追的风筝,也许就是友情与亲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追逐那只自己心中的风筝,为了那一只风筝,我愿意付出一切去追逐,哪怕跌倒也要去追逐。因为友情与亲情,是我们这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它值得用生命去捍卫。我坚信,也许这就是阿米尔去踏上那片满目苍夷,战火纷飞的故土,去救助索拉博的原因;是哈桑与凶狠的塔利班抗争,誓死保护阿米尔的故居的原因。

愿我们都能追到那只心中的风筝,让友谊永远住在心中!

作者: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中陈沐凡,指导老师臧菁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01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没头脑和不高兴》有感400字

    【第1篇】 今天,我和一起读了任溶溶老写的《没头脑和不高兴》这篇文章,文中作者以第三者陈述的方式,诠释得非常完美,代入感很强!我们在文中体会到了欢乐但更多的是启发! “没头脑”和“…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17
  • 读《闪闪惹人爱》有感400字

    里,我读了一本好书,书名叫《闪闪惹人爱》,书中的故事极为感人,故事讲途的是缺失的邱佳,是个初中一年级的女孩。她对关心他的数学实习关凌,产生了一种想念和依赖之情……受冉小渝和陈酷儿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96
  • 《为什么电气工程有前途:曼大博士告诉你(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01)》读后感_1500字

    《为什么电气工程有前途:曼大博士告诉你(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01)》读后感1500字 读完张博士的书,对自己的专业明朗了许多。我也谈谈对未来电力能源的想法吧。 当前,我…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64
  • 青鸟读后感500字四年级

    不畏艰难,追求幸福 ――读《青鸟》有感 里,我看完了《青鸟》这本书,这本书写的是伐木工人的一对儿女寻找青鸟的故事。 故事讲了伐木人的一对儿女蒂蒂尔和咪蒂尔两个孩子去寻找青鸟,在前做…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25
  • 读《致儿子的信》有感1000字

    读《致儿子的信》有感1000字: “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能够睡到自然醒。…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5
  • 《一生》读后感_1100字

    《一生》读后感1100字 莫泊桑的《一生》早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简单的阅读过了一次,不过盘算着那个时候阅读的应该是青少年版本的,回忆起来只记得似乎是一个悲剧故事,仅此而已。这次为了鑫…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1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