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的人——《刀锋》读后感

不合时宜的人——《刀锋》读后感

在天上,飞得高高的,觉得自己成了某种伟大而美丽的东西的一部分。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最终的智慧,那种让我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智慧,但现在想来,这种智慧我可能永远一辈子也不会获得。但在读书的过程中,那种偶然获得的“恍然大悟”,就像黑夜中逐次点亮的一盏盏灯,使我感到欣喜,嗯,我喜欢这种感觉。

我想,如果我某位Y姓朋友看到这句话一定会说,重要的是做,不能用到实处的知识都是无用的。我当然不会反驳,但我很欣赏毛姆的《刀锋》中有一段类似的话:

“有些人对知识有种无所为而为的欲望。这不是什么下流的欲望。”“如果你不预备派知识的用场,知识又有什么好处。”“也许他就是如此。也许单单有了知识就是满足,正如艺术家能创造一件艺术品就认为满足一样。也可能知识是为了进一步追求什么的准备。”

《刀锋》讲的是一个一战归来的美国青年,不合时宜地寻找人生意义,以致被众人视为怪人,被女友舍弃,但最后终于在印度的吠陀经哲学中寻找到宁静的故事。大战前,他英俊,谦逊,讨人喜欢。大战之后,他依然英俊,谦逊,讨人喜欢。但让人诧异的是,他不想工作(当然他可以靠一笔固定收入,勉强过活),在旁人看来,他一点都不正常,他简直是社会的累赘。

“他该懂得目前世界上,”布太太插嘴道,“一个人总得做事。他现在已经强壮得和好人一样。我们都知道,南北战争之后,有人回来从不做事。他们是家庭的累赘,而且对社会毫无益处。”

布太太,也就是拉里未婚妻的母亲,一个抱有典型的美国价值观的女性。她让伊莎贝儿给向拉里摊牌,问他究竟是要她还是继续无所事事下去。她女儿跟她抱着同样的价值观。

于是她摊牌了。

她问他要做什么。他说:晃膀子。因为,他心里有些模糊的、不连贯的、纷乱的想法,他想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她建议他可以先找一个工作,这样说不定慢慢就想清楚了。他却觉得不行。

“除非我对一些事情有了一定看法,我将永远得不到平静。”他又迟疑一下。“这很难用语言表达,你才想说出来,就感到尴尬。你跟自己说:‘我算是老几,要在这个、那个和别的事情上动脑筋?也许这只是因为我是狂妄之徒。按照老一套行事,随遇而安,会不会好些呢?’接着(m.simayi.net)你就想到一个在一小时以前还是个有说有笑、充满生气的人,直挺挺躺在那里;就是这样残酷,这样没有意义。你没法子不问自己,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仅仅是盲目命运造成的一出糊里糊涂的悲剧。”

当一个人的价值观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不一致时,这个人会大概率的痛苦。拉里也一样。

“你竭力想要不理会社会舆论,可是,这不容易。当社会舆论对你是敌对时,你心里也变得敌对起来,这样你就得不到平静。”

这个时候的伊莎贝儿大概认为,拉里总有一天会回心转意,于是建议他出去走走,她愿意等他两年。

两年之期来到之前,依莎贝儿来到了拉里所在的巴黎。她第二次摊牌。他对未来的设想是靠他三千块一年的收入,两个人省吃俭用,并偶尔去他国度假。但她却觉得三千块一年完全无法过活,她对未来的设想是像样的汽车、房子、衣服,以及像样的朋友。

“你难道把钱一点不放在眼里吗?”

“是的,”他笑道。

“你觉得自己在这些事情上还要搞多久呢?”

“我也说不了。五年。十年。”

“这以后呢?你预备把这些智慧派什么用处呢?”

“我如果有了智慧,我想我当不难懂得怎样派它的用处。”

她觉得他错了,作为美国人,他应该回到美国去分秒必争,应该去奋斗,而不是在这里虚耗光阴。她也觉得他伤害了她。

“你假如爱我,就不应当使我这样不快乐。”

“我的确爱你。不幸的是,一个人想做认为对的事情,却免不了要使别人不快乐。”

于是他们真的分手了。她嫁给一位追了她很多年的富二代。

最后,说两点感受:1,大彻大悟也是一件很无趣的事,生活从此就波澜不惊,有点太冷清,所以佛学之类的书看看就好,可以扫去心中的尘埃,但不可沉迷于此;2,拉里跟伊莎贝儿的感情有点很像《乱世佳人》里的斯嘉丽跟艾希礼,一开始都以为彼此是对方的真爱,但最后发现不是。伊莎贝儿是否真的爱拉里我不太确定,但拉里应该不是。在得知索菲的死讯后,他觉得自己错过了最后结婚的机会。面对吸毒、与人乱交最后被人割喉的索菲,他想到的是当初那个瘦小身躯里所隐藏的美好灵魂。有意思的一点是,上述两对人究竟是因为他们没有在一起所以发现彼此不是真爱,还是因为本身就不是,只是最后才发现呢?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让我看到,另一个人也有过我所面临的困惑。作者:顺子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12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戒了吧!焦虑症》读后感400字

    《戒了吧!焦虑症:写给年轻人的焦虑心理学》读后感400字: 这是一本对于“焦虑”十分概括的书,首先专门讲解了很多伟大的心理学家对这方面的研究理论。然后从‘社交恐惧’、‘职场焦虑’、…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5
  •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500字

    【第1篇】 读了老舍写的《济南的》,我感慨万千。老舍笔下的一山、一水,甚至是一束阳光,都是美的,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可现在的济南,放眼望去,天空已不像书中写的那样清亮,那么蓝汪汪,…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96
  •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高一

    【第1篇】 因为缺陷,所以经典 手捧一本《红楼梦》,不自觉地嘴里就念出了这些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可偏偏是这些荒唐言,道出了多少人的辛酸苦辣。 初读…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98
  • 《三重专注力》读后感1000字

    《三重专注力》读后感1000字: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讲的是如何提升个人的专注力,整本书通读下来,主要是新一代如何将科技与教育机制结合起来培养新一代学生的专注、认知、创造力等。…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33
  • 《我不想不想长大》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最近我看完了一本书,名叫《我不想不想长大》。作者是“郁雨君”。 看完这本书后,我有许多感想,想知道吗?往下看。 它给我的感想是关于人生的。其实每个小都有一颗纯洁的灵魂。…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96
  •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_600字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600字 [呲牙] 至此,总算读完这本书并且写完读书笔记了,30页手写读书笔记,一万多字的电子稿,20个钟头,终于,初步读完了。 这本书对于我,有很大的帮助,…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20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