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读后感400字大全2篇

篇一:《红楼梦》第一回读后感400字

第一回是作者对于本书来源的介绍,作者写本书的目的在文中不难看出,“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一者,是为了昭传那些值得记留的人;二者,是为了在贾府的步步衰败中,寄托家道中落的悲哀吧!

最让读者寻味的,无疑是作者的起名手法,清朝文字狱给人带来的艰险,竟也能让文字产生如此有趣的改变!以“封肃”刺“风俗”势利,这种优雅而不失辛辣的讽刺是永远不缺乏力度的。又用“英莲”(应怜)、“霍启”(祸起)等名字暗示下文情节走向,如此匠心独造的伏笔,亦是《红楼梦》能吸引读者的原因之一。

捧起《红楼梦》,便不忍放下。

一口气读完第一回,忽然发现,并没有书中最知名的“宝玉”“黛玉”一行人的名字出现,难免一丝失望。但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的前世情缘,却已将宝玉、黛玉两人的神韵风貌刻画得淋漓尽致。“还泪”一词,也正对应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不正是动人心弦的伏笔吗?道人的一个词便用得极好——“琐碎细腻”,这个词便流露了黛玉、宝玉两人爱情的格调。

仍想继续读下去,让那些细腻的情缘浸润心头。

那块红尘中的宝玉,期待来日再次与你相见。

作者:高一(2)班莫铁楠

篇二:《红楼梦》第一回读后感400字

《红楼梦》对人物的描写淋漓尽致,对人名的含义也是十分用心。

文中说“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短短几句话,就把甄士隐不求功名的情性体现出来。他又为贾雨村“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助雨村去赶考,这番主动接济他人的情怀,令人感动。后来“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再使几人去寻找,回来皆云连音响皆无”,“看看的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可见甄士隐对其女儿的重视与关爱。最后他遇到跛足道人,一首《好了歌》,帮助他看破了红尘,激发他内心的自由和平淡之情。《红楼梦》第一回将士隐这一形象描绘得很细致。

而与他坐谈的贾雨村就不一样了。雨村在葫芦庙,想“考取功名,再整基业”,表现了他胸怀大志。观到甄家的侍女,因其回头两次,就自以为别人对自己有意思,认为别人是知己,是巨眼英雄,这很明显表现了他内心的自大。后来甄士隐与他谈及考取功名一事,表现了他的焦急,对功名的渴望。最终他走上仕途后,回到府内,听闻了甄家的情况,竟没有给曾接济他盘缠的甄家给予更多的帮助。可见,贾雨村之虚伪。

就第一回,《红楼梦》就把人物描写得这样生动形象,跃然纸上,不愧四大经典之一啊!

作者:高一(2)班蔡嘉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14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简·爱》读后感_700字

    《简·爱》读后感700字 写的就是简在里德太太家的情况 这个瘦小没有父母的女孩 面对别人的欺辱 不是逆来顺受 她懂得反抗 她那么倔强 又那么坚强。 里德太太送她去寄宿学校 她说简是…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57
  • 《毛委员送毛衣》读后感800字

    请珍惜来之不易的好生活 ――读《毛委员送毛衣》有感 你知道吗?我们祖国的山河为什么这样美丽?我们的国旗为什么是那样的鲜红?这都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每当国歌慢慢响起,国旗渐渐升起…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414
  •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1000字

    昨天我在看了一部爱国主义电影,我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想这有什么好看的? 肯定十分的无趣又无聊。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感到惭愧。 这部电影讲的是2011年10月5日清晨,两艘…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20
  • 《安徒生童话》读书笔记800字

    人生亦是童话 ――《安徒生童话》 对于写,算是习惯了,木木然地浏览书目,心里盘算着随便找本写一通大道理应付得了,眼帘中却映入《安徒生童话》的字样,心里有个什么东西突然被揪了一下。“…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82
  • 智慧火花长驻心中

    智慧火花长驻心中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奇妙的冒险 ,神奇的旅途是不是让人梦寐以求,但旅程往往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危险常常伴随在旅途中 。智慧 ,是战胜一切困难的砝码,《格列佛游记…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149
  • 《观看之道》读后感1000字

    《观看之道》读后感1000字! 记录记录,方便以后回顾。还挺喜欢这本小书的,写得挺精简,看图蛮有意思,说的很多观点我也很赞同。就是感觉多多少少有些熟悉,又说不上来源自于哪里,我真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