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的是爱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她要的是爱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她,从13岁开始爱他,暗恋三年,相思两年,之后日日夜夜期待与他重逢。五年后,她终于勇敢地站在他的房子前,痴痴地望着他窗子里透出的温暖而桔色的灯光。

“你的窗户亮着灯,我的整个心灵都发出了动听的声音”。终于,他看到她了,她以为那是场完美邂逅。他把她领回到令她神往已久的他的家。那时他28岁,她18岁。多么好的年华啊,本可以尽情相爱的年纪。

穿过那条她熟悉的走廓,还有楼梯,进到他的屋子里,她把自己交付与他,也把一生交付与他,那一天是她期待太久的日子,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她新人生的开始。

一夜,一夜,又一夜……三个夜晚,成了她一生中最美好和最值得珍藏的时光。那三个夜晚,连带着一份大礼,那是她和他爱情的结晶。她甚至幻想,如果得不到他的爱,能日夜守护着这份爱的结晶也是好的。她可以把对他所有的爱都给予这个孩子。她可以完完全全地拥有他,拥他入怀,可以亲吻与抚摸他,所以,她决定了,一个人把他生下来。

爱能让一个人瞬间升入天堂,也能让一个人瞬间跌入地狱,就如同她。

这个女人于她爱的男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女人,或许只是鱼水情欢,或许只是妓女这么简单。

可是这个女人却用全部,甚至用生命来爱他。若不是那个孩子,她视若珍宝的爱情结晶,得了流感死去了,而她也将离去,她,决不会将她爱他的这个秘密,卑微地说与他听。

她就要死了,人之将死,其言也真。她就要离去了,离去前,她要用力呐喊,她要对他说:我爱你!很久很久很久了!他每年的生日她都送他一束白玫瑰,而她死后(www.simayi.net)唯一的要求是:“每一年的这一天,请往那只蓝色的花瓶里插上一束白玫瑰,算是对我死去亡灵的一种安慰吧。让我一年只在这一天,悄悄地,悄悄地继续活在你的心里,就像过去我曾经活在你身边一样……”

她在他的生命中短暂划过,却像鸟过无痕般归于平静。

“他颤抖着手把信放下,然后就久久地沉思。他有一些回忆,但这些回忆模模糊糊,朦胧不清,宛如一块石头,在流水底下闪烁不定,飘忽无形。影子涌过来,退出去,总构不成画面。一切如梦,然而仅仅是梦而已”。

她说:“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的生活更可怕的事了”。

爱一个人,把自己爱成了孤家寡人。

爱一个人,失了整片森林和天空。

爱一个人,如此“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又如此的热情奔放”。

就如同张爱玲爱胡兰成那样:“见了他,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她的心也是,曲曲折折,开出曲意逢迎的花儿。她的心,再也容不下其他男人。她可以用身体换取物质,委身于其他男人,但却不能用心去爱,因为她的精神永远只属于他。

她的爱如此纯粹,专一,恒久。她虽然可以为爱忍受生活上的困苦,为爱忍受精神上的孤寂,也可以忍受他人人格上的的轻慢、侮辱与践踏,无数次被钉在耻辱柱上,但她的内心始终是丰满的。

这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裸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作品问世之初,就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褒贬不一。

有人说此女子对爱极其卑微怯懦,爱就勇敢说出来,这有何难?!

难道她是爱无力者吗?她的爱那么强烈,那么不顾一切,为什么一直不敢说出口?而是反复确认:他没有认出我,他还是没有认出我!

这一段感情中,她从13岁痴爱,到一个人孤独生子,再到两次与他鱼水之欢,她有无数次机会说出我是谁,我爱你!她为什么不肯,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吐露心声?

这篇小说中,女主人公到底要的是什么?是爱,还是平等?

也许她想要的是一份不将就的爱,是一份平等的爱,是一份不必低头,就能平视他的爱。

那爱就像简·爱说的: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与美貌,我会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一样,当有一天,我们经过坟墓,一同站在上帝面前,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

爱必须是对等的,如果不能对等,她宁愿保持心灵的骄傲。于是,她一直将这种骄傲延续了下去,直到生命的终结。

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她在爱里的卑微,却没有几人能读懂她的骄傲。

她是三毛《不死鸟》里的那只没有脚的鸟,不停地飞啊飞啊,飞累了就在风里睡觉,这种鸟一生只可以落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时候。

歌德说: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我爱你,真的,与你无关!你若也爱我,想要回应我,那么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必须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一世,我只爱你这一次,下一世,“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她就是这样一个缺爱,要爱,敢爱的女子,放逐一生只为追寻!作者:嫣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40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工匠精神读后感1000字

    传承铁军红色基因,匠心打造金色事业——《工匠精神》读后感1000字: 近期,公司组织学习领读了《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通过近3个月的学习,让我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26
  • “暑假读一本好书”读书征文400字

    里,我一直坚持阅读了一个系列丛书,那就是《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它是《纽约时报》的超级畅销书,荣获了《出版人周刊》最佳图书奖、英国国家图书奖、美国图书馆协会杰出图书奖,同时这是我小时…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274
  • 震撼人心的《阿凡达》――《阿凡达》观后感

    《阿凡达》这部电影,讲述了人类将地球上的资源全部挥霍后,发起可怕的“阿凡达”计划。把目标投向潘多拉星球。这个星球上的土著,誓死捍卫家园,奋力反抗,最终将人类…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136
  • 《失控》读后感_1600字

    《失控》读后感1600字 ## 《失控》两周时间花了二十个小时来阅读《失控》这本书,这其实已经是我第三次通读整本书了,每次读完都让我热血沸腾,巴不得立刻撸起袖子一起干。让人惊叹的是…

    读后感 2022年9月8日
    68
  • 《画家和牧童》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预习了课文《画家和牧童》,课文里面讲的是我国著名画家黛嵩的故事,他画了一幅《斗牛图》。大家都一致说他画的真好!但是,一个牧童说:“你画错了。”黛嵩说:“我很愿意受到你的批评…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91
  • 《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读后感1500字

    空降高管在民企的奋斗——《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读后感1500字: 《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由前碧桂园CFO和核心高管吴建斌撰写,主要通过记录其2014年4月1号至2017年1…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